礼仪化玉饰的时代演化
发布时间 2021-04-20 浏览 49667 次
部悬挂佩饰,逐渐移至腰间悬挂,有挂于中央的,亦有挂于腰间两侧的位置。在战国河南信阳出土的“彩绘漆木女俑“,湖北江陵武昌义地M6墓的“彩绘木俑”,都反映出佩带的状况。战国时期骑兵已成为战争的主力,骑技的训练有其必要性,“戎服”因而逐渐普及,“革带”已成装饰重点。各种精美“带钩”的出土,反映带饰受到重视。

“重带”期:唐至明代汉代帝国的解体,胡人南下,至南北朝,结束了中国上古的礼仪制度。玉器亦在此一重大变化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其礼仪化功能的主流价值,转化成为生活化的艺术品与装饰品。至隋唐时期,当时社会胡化之风虽然盛行,但正式的冠服制度体系,玉器与服饰形成的礼仪化服饰,仍然保持一脉相承的礼仪本质.依附于官服体系。例如”朝服”,玉器礼仪功能.已转向腰间,以“玉带饰”的形式,扮演着传统象征意义的礼仪化功能。

唐代皇帝百官服饰,始订袍服为朝服.袍服使用的带饰,尤其是”玉带饰”,已成为具体礼仪象征意义的主要佩饰。玉版为饰的玉带.唐代只限于三品以上的官员使用,其玉版的件数,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