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化玉饰的时代演化
发布时间 2021-04-20 浏览 49849 次
含着明显的阶级意识,“腰带”乃成为礼仪化玉饰的重点。这种以“带“为重意识观念的形成,可能与胡汉文化长期的融合所产生的影响有关。因胡人的服饰,必须考虑便于骑射的功能性,所以服饰装饰的重点,突显腰饰实为自然的趋势。

唐代服饰的腰问饰品“蹀躞七事”,乃受骑马民族服饰的影响。”玉带“饰.以制度化的形式表现于冠服制度,玉带上玉的件数,最高的等级,只能使用“十三”带镑的玉带。在《舆服志》中曾记载唐代名将李靖,因战功彪炳,由皇帝破例赏赐“七方六圆”和阐玉带的记载。玉带组合的基本形制,玉版分方、圆两种,只限于皇帝、太子等特定的阶级,或经皇帝赏赐始得使用。天子的常服,仍只用九环带,“玉带”象征阶级品位意义极为明显。

辽宋金元,玉带制度仍继续沿袭,公服系统所服腰带,成为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宋代以革带为基础,原则上带饰用有色绢绸包裹,分红、青、黑三色,这种革带的形制,一般分为两节,前后备一,前面的一节,在末端装有带尾,带身装有孔,前面的一节饰有带铐.使用时两端扣合。所谓玉带即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