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品。尤其当时的跟制拐杖更为出名。明代传有李东阳《灵寿杖歌》:“谁采青壁红琅 ,见之慕之不容口。锡以嘉名曰灵寿,爪之不入行有声,金可同坚石同久。吾家此物旧所有,神与相扶相守。”明代谢在杭所著《五杂俎》书中“物部”记载:“吴中以枯木根作蝉椅,盖本与此。”在“长物志”中也记道:“以天台藤为之,或得古树根,如虬龙结曲臃肿,槎牙四出,可挂瓢笠及数珠瓶钵等器,更须莹滑如玉,不露斧介者为挂,近见以五色芝粘其上者,颇为添足。”除了文字记载,明代仇英绘制的《金古图》、《桃李园图》画中,也出现了树根椅子(图1)。在上海市豫园中玉华堂内,至今陈列的根制双椅、玉玲珑麒麟和凤凰等实用品及观赏品,也是明代根艺家们采用榕树根创作出来的(图2)。在《陶庵梦亿》书中,对明代人溪澄有这样的记述:“貌若无能,而巧夺天工……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行之盘根错节,以不易刀斧为奇,经手胳剖磨之而逆得重价”。
到了清代,根艺创作又有了新的成就,在《胤祯妃行乐图》画中,有呈现出天然树根的床。当时著名的《聊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