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器中鹿纹的演变 (组图)
发布时间 2022-11-20 浏览 12681 次
求鹿之形,不求鹿之动,所以刻画草率、粗糙,布局虽然繁复,但地子打磨不平整,所以在很多地方出现线条两侧崩裂和毛道的现象,是无法和唐代的精细相比的(图七)。

  清代玉器中的动物形象较多,题材广泛,均采用写实手法。每件作品不但碾磨光润,注意了整体的比例、起伏、结构和动态,同时还十分强调细部的具体刻画,具有简洁明快的艺术风貌,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质感美和造型美。玉鹿的眼睛跟前代不同,有的是菱形眼,有的是圆圈眼,但都是以阳纹突出眼睛。身上的纹饰用梅花点、圆点及斜的短阳刻线来表示,“木”字纹不见,刀深且宽,排列整齐。有的圆雕玉鹿背脊两侧有极细且排列整齐的纹线,腹部则不加纹饰。有的卧鹿身上还附饰有蝙蝠的造型,以突出表现福禄同在的吉祥寓意(图八)。

  玉器中的鹿纹自商周时期出现,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变化,其造型丰富多彩,寓意吉祥,应用广泛,既是深受国人喜爱的装饰纹样,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