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竹雕作品真伪识别
发布时间 2022-12-29 浏览 12402 次
于它能够独立发展,不随政权的兴衰、更迭和某个人喜好的变化而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明清竹雕艺术中,有些长期的独特风格,它的变化缓慢,能恒存几个时代。所以,我们在鉴定时,就不能太绝对化;正确的方法是从总体上把握,具体鉴定时,则注意一般与个别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对竹雕作品的色泽上的辨别,一般来说,作品的年代愈久,器表的颜色也愈深。但也不尽然。我们知道,明代作品多带有暗红的色泽,其中最受人欢迎的应该是一种带有琥珀光泽的红色;清代的作品多深棕、棕黄色,越到后期,色泽愈浅。然而,事实上清初的竹雕作品中,往往具有一种灰褐色泽,这就比较特殊了。

工艺的时代特征。例如,采用陷地深刻技法创制的作品,是清代才开始的,明代不可能存在;竹簧器始于清初,盛于乾嘉(1736—1820)时期,精品均为宫廷用具;留青竹刻虽始于唐朝,但唐至明代不见有,现在传世的作品除了明末张希黄的佳制。其余均为清以后的产品;竹雕中的动物形象,倘若其眼珠呈深褐色半透明状,那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成后贴上去的,这种“画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