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毕加索现身 挚友克雷
下一主题:曾估价300万至500万元
对于仍使用铁制品、陶制品的欧洲人来说,中国瓷器的轻巧、美丽、干净和实用,非常令人惊诧,这种东西在欧洲各国是上流社会才可享用的高档品,只有富裕的上层人士能支付得起。正是因为中国瓷器的昂贵,很多欧洲国家开始仿造中国瓷器。除实用器皿外,中国瓷器雅致精湛的格调也受到欧洲上层的欢迎,法国的“罗可可”创作鉴赏之风便受中国风格的影响。进而,十八世纪下半叶起,在欧洲制造的瓷器中,有了复制、仿制或参考中国瓷的做法,中国元素直接浸入欧洲的工艺创作。
从仿制到创造辉煌
记者:欧洲人对中国瓷从最初的仿制,到逐渐加入本土元素。欧洲仿制到创新的路径很值得我们借鉴,请给我们介绍一下。
帕拉克维茨:欧洲许多工厂一开始仿制中国瓷器最流行的图案,但到此并不止步,还各自尝试研发属于他们自己的釉料及样式,分别创造出镀金装饰、转印丝网印刷等等,同时在瓷器绘画方面也注意融入大型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主题,逐步结合欧洲的文化和传统生产出有欧洲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