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首套人民币衍生藏品:
下一主题:南柯“邓通钱”
清代铜元起初以“光绪元宝”为文,各省铸币并无统一标准,成色样式均存在相当差异。铸造铜元的材质根据各种铜质合金成分的不同能分出好多种。比较多的是红铜与黄铜,以红铜为多。清代铜元有各种面值,最常见的是十文、五文、二十文、五十文、百文。“大清铜币”中心粤、淮二十文、“开国纪念币”小写二十文、吉林中花十文等都是常见面值里十分罕见的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还有一些小面值半文、一文、二文铜元,流通时间不长存世量也不是很多,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另有一些特殊面值的铜元存世量很少,也值得一藏。
光绪三十年(1904),“广宝”铜元正面原来的“每百个换一圆”字样改为“每枚当制钱十文”。背面的英文字“一仙”也改为“十文”。改铸后的铜元精致、秀美,在当时流通很广,现存量还很多,钱币交易市场里仅售0.5—1元/枚,背面英文字母错版为“TEN CASH”,值10元/枚。
1904年铸造的“光绪元宝”四川当三十文铜元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