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民营博物馆中国式生存
发布时间 2010-07-19 浏览 54825 次
是世界上最早在博物馆业引入和运用“文化产业”概念并获得巨大成功的博物馆,其运作方式被世人称为“古根海姆模式”。

盈利依靠理事制和会员制

2008年,也就是开业后的第十一年,观复第一次实现了盈亏平衡。现在国内的博物馆公的私的加在一块,总数大概7000家左右,而其中能实现盈利的可能就是观复。

为了摆脱对门票收入的依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展陈、服务质量上,观复博物馆成功地引入了“理事会制”。观复博物馆现有3位股东,负责提供博物馆运营所需经费,同时还推出了“理事制”和“会员制”,每年缴纳一定费用,即可成为博物馆的理事和会员,并享有相应的权利。马未都介绍,所有理事,都是“观复”共同的主人,可以继承和更换。观复的理事中,最有名的当属成龙了。在国外,能做博物馆的理事那是相当高的荣誉,是用钱也买不到的,理事可以对博物馆提供不定期的赞助。此外,各展厅还接受企业捐赠,作为回报,企业享有相应展厅10年的命名权。这些做法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