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品得岁月稠
发布时间 2009-06-30 浏览 24949 次
茶叶作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唐代,中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中国的茶叶、饮茶方法,以及饮茶习俗和礼仪,开始先后传到了朝鲜、日本和阿拉伯诸国。宋代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宋徽宗赵佶亲撰《大观茶论》,成为皇帝写茶书的第一人。明代,我国的制茶工艺发生了重大变革,从生产团饼茶,改为生产散茶,以至饮茶的方法也相应地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清代,饮茶之风更是盛况空前,除了日常生活饮茶外,交际、议事、送礼、庆典、祭祀等都离不开茶事。这时,饮茶不仅传遍了欧洲,而且传到了美洲。中国茶文化,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中国古老的茶文化的复兴,是我国近代,尤其是一个世纪以来才逐步达到顶峰。作为“国饮”,饮茶的时尚化流行,显现出三大趋势:

  

  ―――从大众化向高档化发展

  

 清末,江浙、四川、北京等地的民间,茶坛、茶馆、茶社多是大众化饮茶的好去处。戏剧艺术大师老舍的传世之作话剧《茶馆》,就展示了芸芸饮茶众生相。建国后至上世纪70年代,各城市还可见到街边卖“大碗茶”的茶摊,茶馆也非常平民化。然而,步入上个世纪90年代,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高档化的“茶楼”。这些饮茶消费水平较高的场所,逐渐将“平民茶客”拒之门外。此外,品茗的茶具,也从普通产品向高档、精品发展,有些精美的工艺品茶具更是价格不菲。高档茶叶标出的“天价”,更是让平民百姓望而生畏。

  

 ―――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茶叶生产技术的提高和饮茶消费水平的攀升,茶叶作为“国饮”饮品,已从单一的饮茶,发展到茶类饮品的多元化消费。如茶饮料即有速溶茶、茶可乐、茶汽水、冰红茶、多味茶、茶叶冰棒等。保健茶更是品种繁多,仅以主打美容健体市场的各色减肥茶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了。那些“非茶之茶”也相继面世,如绞股蓝茶、人参茶、罗布麻茶、杜仲茶、刺五加茶、竹叶茶,琳琅满目。一种配以红枣、菊花、枸杞的“八宝茶”,更是堂而皇之地登上各大酒店的宴席、餐桌。

  

 ―――从品茗向多功能化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社会交往日益频繁,茶文化也逐步渗入现代交际的色彩。于是,传统的国人品茗享受,正逐步向“以茶为媒”的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茶文化热的不断升温,人们开始把新型的饮茶场所,如茶艺馆、茶道斋、红茶坊、绿茶轩、逍遥楼等高档茶馆,作为社交和谈生意的好去处。茶艺馆推出的茶艺表演、茶道欣赏,使人们赏心悦目;一些以茶肴为特色的饭店,推出以茶叶作主料烹制的精美菜肴,如龙井虾仁、清蒸茶鲫鱼、铁观音烤羊排等,令食客大快朵颐;那些精明的茶楼老板,更是牢牢地抓住顾客的休闲、娱乐消费需求,在茶楼里开设娱乐服务项目,使茶楼变成了娱乐场所。传闻,有标新立异者,竟在茶楼办喜事。一些茶叶产地,如西湖龙井,还开辟了旅游景点。当年为边疆地区传送茶叶的“茶马古道”,如今成了黄金旅游线路。

  

  昔日的传统“国饮”,如今成为时尚饮品。茶叶消费观念的变化,透视出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当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叶的各种医疗、保健功能不断地被发现和拓展。茶叶将重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茶文化的奠基者、茶圣陆羽老先生,当含笑九泉。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