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苏轼《叶嘉传》
下一主题:中国茶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把茶与柴、米等并列,视其为生活之必需,足以证明茶叶从被人类发现到利用,始终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
在中国,喝茶几乎成了“国饮”。然而,茶叶从五六千年之前被发现,到当今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其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真可谓“香茗品得岁月稠”了。
《神农百草》在讲到茶叶的发现时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是茶的古体字之一。事实上,茶也确实具有解毒的功效,它最初就是作为药用的。以后,茶被当作一种文明健康的饮料,饮茶的习俗逐渐传播开来,大约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后。那时,茶叶原产地之一的巴蜀地区(今四川一带)的饮茶习俗开始传至中原,饮茶之风逐渐兴起。这种传播的兴起,是从南向北逐渐递进的。在魏晋南北朝时,疆域在今山西、内蒙古等地的北魏,人们把饮茶看作是奇风异俗,鄙称为“酪奴”。而到了隋唐时期,饮茶风习即已传遍全国。边疆少数民族在领略了饮茶的好处以后,也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