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龙井,断撇不开梅家坞。梅家坞是西湖茶区产量最多的地方,茶园面积达80多公顷。一路游来,遍地茶园,一丛丛、一垅垅,满目青翠。村内有具有民俗风味的饮茶文化一条街,建筑清一色的绿瓦灰墙,门前多为修竹清桂,有溪自街中穿过,水清可用。一定要趁早,听说过了10点,这里忙得连把椅子都找不到了。
茶农炒茶就在家门口,一口锃亮的铁锅,一畚翠绿的芽头倒下,“嗞嗞”声起,茶烟四起,只见那皮厚肉粗的大手起起落落,经历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的研磨,芽头呈扁平状,色泽转为翠绿稍黄,香气如兰,清幽雅远。取刚炒好的茶叶沏泡,刚闻有炒香,再闻则有花香了,滋味鲜爽甘甜,只是有点新,入喉处稍燥。茶农告诉我,刚炒好的龙井茶用牛皮纸包好,置于用石灰防潮的瓮内几个月,则可退却火气和新味,滋味更为醇和甘润。别以为来得早就能喝上新茶,梅家坞的茶往往早被茶商定走了。茶农只管秀秀炒茶手艺,新茶可不是随随便便都会卖给客人的。想喝茶,还是先留下来当个茶农吧!
吃一碗龙井茶香粥
茶路至此,可兴足而返矣。倘有不尽兴者,还可以找些新鲜地方饱饱口福。龙井八景里的龙井草堂,如今成了个吃饭的地方,用20公斤青菜来烧一盘菜,甲鱼只做裙边汤,一道慈母菜要连炖3天,每天买菜场景用数码相机全程记录,菜单用毛笔写在扇子上,订位要提前四五天,价钱么,没别的,一个字,贵……但生意据说很好,正印证了奢侈业的那条不二准则:不问顾客需要什么,只告诉顾客应该拥有什么。
等新茶降到几百元一斤时,就能在茶菜里找到更雅致的口福。在中国茶叶博物馆楼外楼休闲中心,一款以龙井茶和十余种优质大米熬制的茶香粥火锅,生料有西湖里出产的大头鳙鱼、螃蟹,以及农家土鸡;凯悦湖滨28餐厅则用新茶为原料做糕点,18元4个的龙井茶酥、38元一份的茉莉花茶提拉米苏,新茶做出的口味比旧茶更清香。
茶村里,农民自建的白墙黑瓦江南民居齐齐地变成了酒肆茶坊,对老百姓来说,显然这里更亲近。食客和店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店家开始杀鸡斩鸭,剥笋洗菜。客人们也不得闲,有催促着店家赶紧收拾餐桌开吃的,还有急急地撤了碗筷,换上麻将打牌的。不仅可以在农家喝茶,还可以和农家说好让山下的农户送茶送菜上来。翘着腿喝茶,让新上市的野菜麻痹了自己的舌头。有阳光,也有树阴,就着流水,就着流年,就打发了一天。
要知道饭店做新茶菜,前后最多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大好春光,一寸光阴一寸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