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一般说来,海拔高一点,气候凉爽一点地区的茶树,制成茶的品质会好一些,所以喝茶的人常夸口说他喝的是「高山茶」,但也有一定的限度,不能高到会下雪下霜的程度,以台湾而言,800~1200公尺左右已属高山茶的产区。
61.高山茶的叶子比较厚,喝来的滋味比较甘滑而少苦涩,但如果日照不足,尤其是在日光萎凋的时候,那制成的茶,香气会显得不足,这也就是喝茶的人常说的「滋味」与「香气」如何不同的例子之一。
62.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大约可归纳成十项,前面提到过a.「地理的环境」,海拔高一点的好;b.「品种」,要选用适合所制茶类的品种;c.「树龄」,矮丛状的茶树采摘太久后枝芽太密影响品质;d.「采摘部位」,该以嫩芽为主或以成熟叶为主?而且老嫩程度要力求一致;e.「采制季节」,春天好就春天采制,夏天好就夏天采制。
63.影响茶叶品质的第六个因素是「气候」,好天气才能做好茶,阴雨的天气是制不成好茶的,若绵绵细雨下了半个月,不采,茶青又老了,只有含泪采茶。
64.同样茶园,同样气候,采摘时间不同也影响成茶的品质,露水未干所采的所谓「早茶」、太阳下山以后所采的所谓「晚茶」,都没有这两个时段间所采的好,但蒸青绿茶较不受限制。这「采摘时辰」是影响茶叶品质的第七因素。
65.「施肥」是影响茶叶品质的第八因素,土地原本就肥沃的最好,施有机肥料比化学肥料要好。不用化学肥料、化学除草剂、杀虫剂的「自然农法」,最被鼓励应用于茶园的耕作。
66.「制茶技术」是影响茶叶品质的第九因素,好的茶青给技术优良的师傅制作才相得益彰,各茶区经常举办「制茶比赛」或「优良茶比赛」,其目的就在此。
67.影响茶叶品质的第十因素是「储存」,先说买回来茶叶的储存:要用无杂味、能防潮、不透光的专用罐子装妥,放在阴凉的地方。我们做过试验,同一包茶一半用罐子装,一半用塑料袋装,放在同一个地方,一个月后泡给大家喝,没人相信那是同一包茶。
68.「储存」之影响茶叶品质,除买回家的「存放」外,另一个因素就是初制后,从事精制,这段时间的「储存」。它让初制完的茶存放一段时间,然后再次「覆火」,这样可让茶叶品质更加稳定,利于长期存放,此项在34条曾经谈过。
69.前面41条谈过早春最适合制造如龙井、碧螺春等绿茶,所以每年「清明节」左右,卖茶的地方就会贴出「明前龙井上市」等广告,意思是说清明节以前的早春龙井上市了,但是没有人会贴「明前铁观音上市」的广告,因为铁观音等叶茶类要采开面成熟叶,没有抢早的道理。
70.不同制茶方法塑造成不同风格的茶叶,绿茶如婴儿,像一片秧苗,生命力很旺盛的样子;清茶如少年,像一片草原,活泼有朝气;冻顶如青年,像一片森林,能扛重责大任;铁观音是壮年,像崇山峻岭,是阳刚茶的代表;白毫乌龙是温柔的女性,像一片玫瑰花海,是阴柔茶的代表;红茶如慈祥的妈妈,有如一片秋天的枫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