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封建社会茶马互市贸易剖析
发布时间 2009-07-04 浏览 27227 次
时严禁私茶出 关,“查前明诏谕,通接西蕃关隘处所,拔官军巡守,不许私茶出境 。”(食货志茶法)

  (三)清朝茶马互市贸易逐步走向衰落消亡的原因

  

  清朝茶马互市贸易,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顺洽初年(1644 )到康熙七年(1668),为恢复、发展、繁荣兴旺阶段,康熙七年至 雍正未年(1735)为时兴时罢阶段。乾隆元年(1736)至道光二十年 (1840)为衰落消亡阶段。

  

  顺治年间的茶马互市贸易,是在硝烟四起,政局不稳定,朝廷急 需战马的情况下进行的。到顺治未年,全国统一局面基本形成。康熙 亲政后,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库收入,巩固统治政权十分重视, 采取了一系列明智而有效的政策:奖励垦荒,劳动者得到实惠,种植 面积大幅度增加,康熙八年,实行“更名出”,把明朝藩王的土地“ 给以原种之人,号为更名出,永为世业”《清朝通典》。使无田的农 民有了合法的土地。同时实行减兔赋税政策。除水旱灾害全免外,并 在全国实行轮减,减轻农民的负担。康熙十五年(1712)又实行“滋 主人丁,永不加赋”,刺激了人口增长。雍正元年(1723),诏令 “摊丁入田”,即按财产和负担能力交税。既改变了赋税不均的状况 ,又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这些政策和措施,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商业的繁荣,社会的安定。特别是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三藩” ,康熙二十二年(1683)收复了台湾之后,全国大规模战争已经结束 ,封建统治秩序进一步稳定,朝廷对茶马贸易开始淡化。

  

  康熙、雍正时期,清朝不仅控制了满、蒙民族马匹来源,而且在 察哈尔和辽西设立了牧马场。乾隆年伺又在甘肃、新疆建立,以解决 军马和御马的需要。同时,由于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 善,需要内地商品的种类日渐增多,单纯的茶马贸易已不能满足他们 的需求。而朝廷又鼓吹“满蒙一家”,“内外一体”,因此,蒙、藏 、回等民族商人大量涌人内地,内地商人也进入边疆,资本主义萌芽 进一步增长,冲破了官办茶马贸易的樊笼。

  

  茶叶是我国出口最早的传统商品,五世纪输入亚洲一些国家。十 六世纪输入荷兰和英国,十六世纪输入美洲,独占世界茶叶市场。清 朝康熙中期,华茶输出价值占出口总值60%。乾隆末期(1790一1794 )占出口总值88.8%。清政府对茶叶的重视已从茶马贸易转向出口贸 易。

  综上所述,清朝茶马互市贸易,自康熙时期开始走向下坡,其地 位和作用逐渐消失。

  结论

   一、始自唐代终于清朝中期的茶马互市贸易,历经唐、宋、明、 元、清五朝,延续千年之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我国茶业经济史 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宋朝继承了古代“国家大事在戎,戎之大事在马”的传统观 念,神宗力图有所作为,富国强兵,扭转”积弱积贫”的局面。在比 较了以钱、绢、茶易马得失之后,作出了以茶易马最明智决策,从此 ,成为定制,历代相传,延绵不绝。使唐代开始的茶马互市贸易更具 特色。

  

  “羁摩”是笼络使不生异心的意思,井非以强权去制服,这是在 任何制度下都会出现的。宋对茶马互市贸易价格政策是“随市增减, 价例不定”和”马价分九等”,是符合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 化而有涨落,和优质优价,次质次价的原则。公平合理、调剂余缺、 互惠互利。所以宋朝每年易马达15000--20000余匹。

  

  三、“以制戎狄”的观点,是明朝朱元璋在谕蜀王朱椿时明确提 出来的。从“闻其地多马,宜计其地之多寡以出赋”的政策,发展到 利用象征军权的金牌信符来强制推行茶马互市贸易。朱元璋在中原内 地也实行恐怖政治“大戮官民,不分臧否。”到宪宗时提出了“茶、 马,国之要政”,进一步强化了朱元璋的主张,继续实行“贱马贵茶 ”政策。所以明朝的茶马互市总的趋势是随国力强弱而决定易马的多 少。

  

  四、清朝废除金牌制,实行“酌其价值,两得其平”的政策。康 熙不赞成经济制裁,认为是“泥于小见”。并尽可能满足边疆要求开 放新市场易马和茶的供应。

  

  五,茶马互市贸易在历朝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意 义和影响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统一和团结。边疆来内地易 马者,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既有地方政府官员、僧侣,也有平 民百姓。他们与内地各阶层人士进行广泛的接触,增进了了解,促进 了友谊,扩大和加深了对中原文化的认识。在宋朝通过茶马互市,西 番与宋朝和睦共处,共同抵抗西夏的进攻。宋与西复对峙时,茶马互 市中断,人民曾一度迫使西夏与宋议和。四川黎州羌族聚众扰边,要 求复市。明朝汉蒙通过茶马互市贸易,蒙古“诸酋感德日深,赴市日 众,市马日多”。清雍正时称:“睦邻不以金樽,控驭不以师旅,以 市微物,寄疆场之大权,其惟茶乎?我之所有,彼之所无,我从而重 之,彼亦习之”。十八世纪末,英国想利用印度茶垄断西藏市场,从 而吞并。英人贝尔潜人西藏,他承认“凡有藏人踪迹者,无不嗜茶, 即在大吉岭山下的西藏居民,亦不顾大吉岭所产极名贵之茶,偏喜历 尽艰辛山路而运入中国之茶。中国茶较贵,而人民又贫,但仍视为不 可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藏族同胞反抗英帝国主义侵略野心,热 爱祖国的浩然正气!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 一个整体。这是长期茶马互市贸易所形成的民族深情的结果。

  

  有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繁荣:通过茶马互市首先扩大了茶和 马的市场,推动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带动了全面的物 质交流。高寒草原地区的牛、羊、兽皮、红缨、佛像、佛经、药材等 物资大量进入内地。内地的绢、布、食盐、陶器、铜器、铁器、书籍 、纸张等物资大量进入边疆地区,这对推动当地手工业的发展、人民 主活水平的提高,地区开发与建设都具有积极作用。在前文中有详细 的叙述。

  

  有利于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新兴城市的兴起。古代川藏、青藏 交通十分险阻。而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的经济联系主要是从茶开始。 他们长年累月,越过崇山峻岭,艰难跋涉,逐渐走出一条茶道,以后 演变成驿道。经过各代的整治修建,驿道比较安全方便了,新兴城市 日益崛起,来往人员也日益增多,它对扩展地区联谊,经济、文化交 流都有一定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