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代茶事附述
发布时间 2009-07-04 浏览 24652 次
易的某些发展的。

  关于五代南方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发展,我们还可从有关茶书和农 书的技术记载中找到说明。如过去制茶和茶类,直到唐朝中期陆羽的 《茶经》中才具体谈到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几种,至于这 些茶的形制、特点和名字,陆羽没有再细说下去。可是至五代毛文锡 的《茶谱》中,对全国各地生产茶叶地名、园名、茶名、重量、制法 、特点等等,就记述得很清楚。这里举蜀州、邛州等记载为例:“蜀 州晋原、洞口、横源、味江、青城,其横源雀舌、鸟嘴、麦颗,盖取 其嫩芽所造,以其芽似之也。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贡茶;芽叶相抱 如片甲也。蝉翼者,其叶薄如蝉翼也,皆散茶之最上也”;邛州的情 况是:“邛州之临邛、临溪、思安、大井有早春、火前、火后、嫩绿 等上中下茶” ④。《茶谱》指明“清明”日火,“火前”和“火后” 之外,如龙安还有清明这天造的“骑火茶”。从上录毛文锡《茶谱》 的这些散茶名字,我们不难看出,其较之陆羽《茶经》记述的内容和 反映的加工制茶技术,明显要提高了一大步。这里要补说一点,《茶 谱》不仅详细述了纤细阳春的形形式式的高档散茶,而且也一一录下 了各地形制和大小不一的团茶或饼茶。如临邛的“火番饼,每饼重四 十两,入西蕃党项重之”;小的如“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说明 紧压茶的制作,在这时也有很大发展,而且还显示是一种适应商品性 生产的发展。

  再如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我们说过,陆羽《茶经》最早比较系 统地提到了茶树生产技术,但比较约略,对当时的茶树应该怎样栽培 管理,仍是不大看得清楚。但是,在这时《四时纂要》的这部农书中 ,对如何种茶和茶园怎样管理,记述得就十分详细,以至在我国整个 古代,有关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基本都是照搬《四时纂要》的内容 。如果不是当时发展茶叶生产的需要,《四时纂要》和唐、宋其他农 书,就无须要提茶树的栽培技术;又,没有五代茶树栽培管理的提高 和进步,也不可能有《四时纂要》那样翔实和合理的技术记载。所以 ,综合上述各点,我们认为五代北方社会经济展有所衰退,但南方茶 叶生产和贸易反有所发展。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