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税法规
发布时间 2009-07-04 浏览 26593 次
其中之一就是建中三年(782),户部侍郎赵赞于 诸道水陆要冲之地征收商税,“每贯税二十文,竹、木、茶、漆皆什 税一”,以充盈国库,赡济军资。“四镇之乱”结束,德宗下诏罪己 ,罢除茶叶等项杂税,看来,当时征收茶税只是权宜之计,但打破了 历史上茶叶不征税的先例。

   建中四年(783)十月,正当“四镇”与淮西叛乱之际,长安告 急,调兵不至,德宗被迫逃往幸天(陕西乾县)避难,下令泾原节度 使率兵五千赴援保驾,士兵不满朝廷给养,因“粝食莱啖”而叛,史 称“注原兵变”。叛军推举罢归故里的大尉(武官之长)朱泚为王。 朱泚自称大秦皇帝,建号应天,率兵围攻奉天。德宗因有朔方节度使 李怀光率师勤王,朱泚乃从奉天退至长安。次年六月,唐将李晟率神 策军收复长安,朱泚西走,其部将斩之降唐,“泾原兵变”方告平息 。

  

  从历史时序上看,征收茶税在前,“径原兵变”在后,德宗回到 长安时已是兴元元年(784),因此,笔者认为,德宗征收茶税为起 因是“四镇之乱”而非“泾原兵变”。

  

  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到唐玄宗天宝年(755),中经高宗、 武后、中宗、睿宗和玄宗的统治,约一个世纪,这段时期是中国封建 社会历史上的重大发展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有显著的进 步,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的提高。茶叶作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开始迅速发展。唐初饮茶之风尚局限于山林寺院、皇宫富邸和东 南、西南等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随着社会的安定, 经济、文化的发达,寺院僧侣的传播,饮茶之风迅速向北方漫延,宫 廷常置茶宴,帝王以茶赐大臣,进茶成为官廷礼仪,德宗也很嗜茶, 其因兵变出走奉天,韩滉遣使运粟帛入关中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以 夹练囊缄茶未,遣健步以进御”。社会对茶的需求日益迫切,茶由野 生到山林寺院少量种植,发展到成片集中的大量生产。“安史之乱” 后,出现了家庭手工制茶作坊,茶农种茶的目的转向商品交换,茶在 农产品中是独一无二的最发达最典型的商品化生产,为封建王朝征收 茶税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唐代税茶法规

  唐代把茶税固定下来,列为国家财政收入是德宗贞元九年(793 )正月的事。《食货志下》载:“盐铁使张滂奏曰,伏以去岁水灾, 诏令减税,今之国用,须有供储。伏请于出茶州县及茶山外商人要路 ,委所由定三等时估,每十税一,充所收两税。其明年已后所得税外 贮之,若诸州遭水灾,赋税不办,以此代之。诏可之。仍委滂具处置 年奏,自此,每岁得钱四十万贯,然税无虚岁,遭水灾处亦未尝以钱 拯瞻”从张滂的奏折,说明贞元九年朝廷决定征收茶税的原因是“去 岁水灾”,倘后“赋税不办”,所以要征收茶税“以此代之”,目的 在“供锗”。税率定位较低,估价征10%,但从此“税无虚岁”,以 法律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成为封建国家的专利,我国茶税法规正式 宣告成立。

    宪宗时期,先后平定刘辟、李铸、吴元济等藩镇叛变,其他藩镇 也表示归附,形式上获得了全国的统一,但还未根除藩镇势力。此时 期提倡屯田、营田,重视农业生产,对维持残破的北方生产局势有积 极作用,使大唐帝国曾一度出现中兴时期。可能是由于时局的安定, 财政情况的好转,将原先“置茶盐店收税”的措施罢除,但不久又予 恢复。

  

  晚唐是唐政权由衰落趋向瓦解的历史时期,朝廷日益腐败昏聩, 宦官檀权与藩镇割据想始终。皇权低落,甚至皇帝的废立、生死亦为 宦官所掌握。穆宗长庆元年(821)七月,成德、魏博两节度使又叛 乱反唐,穆宗发兵十五万讨伐。以致国库空虚,盐铁使王播“图宠以 自幸,乃增天下茶税,率百钱增五十”,大幅度提高茶税。

  

  武宗即位(841),盐铁转运使崔珙又增江淮茶税,“诸道置邸 以收税,谓之塌地钱”,正税之外,又加横税,可以说茶叶杂税始自 晚唐武宗时期。

  

  到宣宗大中初期,“庐,寿、淮南(茶)皆加丰税”,“每斤增 税钱五,谓之剩茶钱”。“天下税茶,增倍贞元”,即茶税提高到20 %。正税之外,还有横税,而且由初期的按值计征改为按重量计征。

    由于诸道关卡林立,茶税苛重,流通渠道不畅,市场供应偏紧, 私贩茶叶就更有利可图。大中五年(851),湖州刺史杜牧上书:“ 几千万辈尽贩私茶,亦有已聚徒党。”大中六年(852),盐铁转运 使裴休立“茶法十二条”,其中有“厘革横税,以通舟船”,禁止各 州层层设卡,使“商旅既安,课利自厚”,保护了商人利益,有利于 促进滴品流通,但对私贩的处罚极其严酷。

  三、剖析与评仪

   唐朝征收茶税,初因“四镇之乱”,复因水灾用赋减免,是在物 质条件已具备的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当初税率1O%,并不 算高,经商纳税,无可非议,不能把封建杜会的合理税收笼统斥之为 “掠夺”。但茶税伴随着宦官擅权、藩镇割据而一再加重,正税之外 ,又有横税,且直线上升,税重价高,厚敛伤尺,不能不说是蠢政, 应该受到谴责。

  

  唐朝的茶税,初按三等估价,后按重量计征,很不完善,属首创 期。四川的茶税体制,唐朝起就有别于东南各地,且沿袭到后世,在 我国茶叶税制史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封建国家时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捐税 就少,反之则重。从唐朝茶税的征收和或征或停以及由轻到重的全过 程,突出地反映了这个可题。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