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黄山茶业滑坡的原因及今后发展思路
发布时间 2009-07-05 浏览 26457 次
强竞争力越来越被企业家们所认可,名牌优势也成了企业最大的财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叶大多没有品牌,使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质量,不同工艺的同名茶叶混杂其间,参与市场竞争,一些茶农自产自销,既无级别,又无标准的茶叶往往随行就市,还有假冒、伪劣及质价不符的茶叶也时有发现,这些都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黄山市拥有传统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休宁松萝”和新研制名茶“黄山翠兰”、“黄山松针”、“黄山绿牡丹”等,可以通过狠抓质量提高,扩大规模经营,搞好宣传促销等措施来树立这些名牌,并通过商标从 法律 上加以保护,从而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经济效益之目的。

2.3 改变营销观念,拓展内销市场

黄山市目前急于解决的问题是摒弃旧的营销观念,树立“贸易的全球化,国内市场的竞争就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之新观念。内销市场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高。全国12亿人口,2万亿元的全国城乡存款余额,如按全球人均消费量每年500g计,我国一年的消费量就可达到60万t,相当于1997年全国茶叶产量,这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而且内销茶价灵活,只要消费者接受就行,其效益明显高于外销。

在促销手段上,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做,首先,建立完善的销售 网络 ,特别是在大中城市设立窗口,以点带面,通过直销、经销、代销、超市、连锁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流通,扩大销售。其次,多媒体,多渠道宣传,加深消费者对黄山茶的了解。比如,可以在新茶上市时举办各种各样的品尝会、斗茶会、也可借助“黄山国际 旅游 节”、“茶文化节”等大规模活动进行宣传,提高黄山茶的知名度,再者,建好茶叶批发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茶商茶贩上门,搞活流通,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政府还可以将茶市变化作为指导茶叶产销的重要参照,减少市场波动对企业,茶农利益侵害。

2.4 开发多元化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民众收入的提高,一种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饮食的消费观念正在形成。特别是现代的年轻人,他们是饮料消费的生力军。据调查,我国12亿人口当中饮茶人数只有20%,其中大多数是中老年人,且购买力不强,绝大多数年轻人追求新奇、刺激、方便的现代饮料(如咖啡、可可、矿泉水),因此要求企业根据市场消费需求变化,不断地更新和开发新产品(如果味茶、茶水饮料),以满足年轻人的需要;对传统的嗜茶者,开发既保留传统茶叶风味,又具有天然、保健作用的有机茶,保健茶新产品,更符合崇尚回归 自然 ,注重健康的消费心理;有条件的企业还应更多地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如速溶茶、茶晶),朝深加工、精加工发展,这样,通过各种方式适合不同层次的消费,让更多的人喝上黄山茶。

近几年,黄山市为复苏茶叶经济,在开发名优新特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成效还不令人满意。江西“宁红”茶开发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黄山茶业要振兴、要发展,只有很好地、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开发高新技术的产品,并配合强有力的宣传,树起品牌和企业的良好形象,才能在市场上大有作为。(原文发表于1999年第21卷第1期,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茶校)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