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国标未见执行 广东“普洱茶”照卖
发布时间 2009-07-07 浏览 24725 次
年7万-8万吨的产量来看,与全国年茶产量120万吨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其知名度与前两年的“爆炒风”不无关系。

不管如何,粤产普洱茶是否需要按《国标》执行?如何为20多万吨的存量寻找出路?都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记者近日走访芳村茶叶市场以及市区各大茶叶店发现,粤产普洱茶照常销售,而云南产的普洱茶却还没有贴上地理标识。

记者看到,在不少的茶叶店里,广云、金帆、生茂泰等广东品牌的普洱茶还正常销售,有档口负责人表示,打算等到有相关部门“采取行动”再应对,“普洱茶越陈越值钱,那我存量十多年的普洱怎么办?”有相似困惑的店主不在少数。

应对:粤茶企忙改名迁厂

尽管目前还没有哪些部门对市场上没有地理标识的普洱茶进行清理,但广东的普洱茶商在向相关部门申诉的同时,也不得不想办法应对。

肇庆一位普洱茶储存大户目前储茶2000吨,早就意识到地里标识将给广东茶企带来的打击,因此,当时即为普洱茶注册了“熟普”商标;甚至有茶企酝酿将工厂迁到云南,以彻底解决问题。不过,陈锦源和张黎明均表示,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应对的茶企并不多。

“《国标》是否会严格按照规定实施,目前还有协商的空间。”对于粤产普洱茶不能称为“普洱茶”,张黎明与广东茶企一直都在寻求解决的方法,她表示,大多数茶企目前还是在“静观其变”,至于何时才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张黎明表示“暂时无法给出时间表”。

争议:等待最后协商

虽然《国标》具体实施还存在争议,但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云南省的普洱茶,不管是外销还是内销,70%-80%都需要经过广东市场,而普洱茶的后发酵技术由广东茶人发明,如今却可能因《国标》而切断广东与普洱茶的关联,是广东普洱茶商最为心痛的。

“如今我还有未解密的资料,这个技术后来才传到国内其他省份,云南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口味始终还是有差异。”张黎明表示,广东于1957年生产出第一批人工发酵的普洱茶。1973年,云南茶叶公司派人来广东学习普洱茶生产技术,上世纪80年代,普洱茶制作技术传播到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张黎明表示,普洱茶《国标》已引起广东及其他普洱茶生产地的质疑和争议。焦点在于,普洱茶本身是一个通用茶叶品种的分类名称,和其他的地理标志产品是有区别的。

据悉,今年以来已有至少14家广东的普洱茶厂商及经销商与该协会联手,组织撰写申诉材料,向国家质检总局等主管部门申诉。从今年2月起,广东普洱茶出口就几乎限于停滞,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曾出面协调,结果也不见成效。直到《国标》正式施行,广东的申诉仍然没有任何进展。

市场观察:多数茶叶店不知“标志”

记者近日走访天河、海珠茶叶店发现,除了粤产的普洱茶照常销售外,云南本地产的却还未贴上“原产地地理标志”。在天河一个大型小区普洱茶店,记者并未在店里看到有普洱茶标识的普洱茶标识,店主对“原产地标志”也不甚了解。而客村附近茶叶店也有同样的现象,被访茶叶店中云南普洱茶均没有“原产地标志”标识,大江冲路“埔江茶庄”店主黄先生告诉记者,可能是还没普及到的缘故吧。而“盈豪茶庄”店主成先生则表示,不清楚相关情况,店里也没有接到任何文件。

另外,有些茶叶店标识已经了解到相关规定,但还未执行。华润万家客村店里的“八马茶叶”销售人员特地拿出了业务本子对照,但没有找到相对应的标志。

记者就此咨询茶行业相关专家,他们表示,政策公布到执行还会有一段时间,而且目前这个标志还存在争议,所以现在市场还未见到标志也是很正常的。

链接:相关茶叶地理标识

龙井茶

今年1月,经过两年的艰苦申请,龙井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家商标局获得成功注册。今后上市的龙井茶的包装将统一改革,并贴上同一种标签“龙井茶证明商标”。龙井茶成为了一种只有在西湖、钱塘、越州三个浙江主产区的十八个市县培植生产才能以此冠名的特殊农产品。

乌龙茶

2007年,福建省申报的福建乌龙茶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福建省35个县(市、区)被确定为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其产量更占据了全国约80%的产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乌龙茶之都。(原题为《普洱茶国标未见执行 粤产普洱照卖》)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