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福建乌龙茶品种资源
发布时间 2009-07-07 浏览 35620 次
.547 1.880±0.588 21.492±2.803 1.899±1.321 注:根据程启坤教授提出的“儿茶素品质指数”与绿茶品质关系密切。从表4可以看出,儿茶素品质指数也可以明显地反映出乌龙茶各品种品质的大体趋势。新选春兰、308、九龙袍、丹桂、瑞香与肉桂、黄旦、铁观音等品种的儿茶素品质指数较高,其乌龙茶品质也较优;新选玉龙、毛蟹和新选307的儿茶素品质指数较低,其乌龙茶品质也相应较差。4、福建乌龙茶良种的香气成分分析福建省茶科所在乌龙茶新品种比较试验中,对各品种采摘三叶鲜叶固样和成品茶,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游小青采用气相色谱仪和色一质联用仪对香气挥发油进行检测,鲜叶共检出40种组分,其中以香叶醇的含量最高。其次为橙花叔醇、芳樟醇、β——此罗酮+(乙)——茉莉酮;成品茶中共检出67种组分,其中以橙花叔醇的含量最高,其次为α——法呢烯、β——紫罗酮+(乙)——茉莉酮和二羟海葵内脂等八类挥发油组分是乌龙茶的特征香气组分。四、福建乌龙茶品种的鲜叶形态解剖结构华南农业大学严学成教授对安溪乌龙茶品种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光学显微与电子显微观察,发现适制乌龙茶的品种,如铁观音、水仙、黄旦等的叶片下表皮具有分泌功能的腺鳞结构。并对乌龙茶品种不同叶位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从第3片叶往下,叶的总厚度减少,类胡萝卜素增加,此种现象表明叶子趋向衰老,叶绿体也随着衰老退化。随着叶绿体衰老退化,类胡萝卜素增加,尤以β——胡萝卜素增加显著,在加工过程中分解成具香气的酮醛类物质。适制乌龙茶的品种可溶性糖含较高,成茶带甜香味。五、福建乌龙茶品种的染色体核型国内有关学者对福建乌龙茶品种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染色体核型属2A类型的有铁观音、水仙;属2B类型的有奇兰、红佛、本山、赤叶奇兰、大叶乌龙、毛蟹、梅占等。六、福建乌龙茶品种的酯酶同工酶福建省茶科所,对81份福建茶树品种资源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共检出12条酶带,其中有两条酶带仅在乌龙茶种质中出现,这可能是乌龙茶种质酯酶同工酶的特征酶带。参考文献:1、白 元等 中国茶树品种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2、叶乃兴等 福建茶树品种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福建茶叶

  

   1997(1)3、庄国霖等 乌龙茶茶树品种研究的进展

  

   福建茶叶

  

   1994(1)4、陈荣冰等 高香优质乌龙茶新品种选育研究初报 茶叶科学技术

   1995(4)5、陈德华等 武夷名枞选育进展情况

  

   福建茶叶

  

   1997(1)6、张天福等 福建乌龙茶

  福建科技出版社 1990.17、严学成

  茶树形态结构与品质鉴定

  农业出版社

   199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