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荣坤:中国茶业还有很多不足
发布时间 2009-07-15 浏览 23480 次
有立顿出售,班门竟能弄斧,孔夫子门前也能卖文章,以至曾出现过“龙井洗手”的憾事!只因为我们还没有举世皆知的品牌,确是令人深思。

我国是饮茶大国,民间历来就有饮茶、品茶、敬茶的习惯。但现在的趋势,却是年轻一代悄然改变了饮茶的习惯,而代之以进口饮料,并没有品茶的余暇和兴趣了。

如何去争取这一部分的青少年消费大军,如何在他们当中去占领、开拓这一市场,是否值得引起注意呢?

仍以广州这个饮茶大市为例,目前广州市奶茶、花草茶小店遍布全市城郊,广受年轻人欢迎。论其生意,也有不俗表现。市区中心北京路步行街,卖奶茶的小店其门若市,川流不息。虽然商店租金相当昂贵,但利润可观。

据一位从业多年,有经营经验的老板告知:在节日和双休日期间,卖出的奶茶可达一万多杯,平时也有数千杯。他说,“卖奶茶,用的是‘立顿’红茶茶包,加花奶(不用炼奶,因成本高,而且口感不够滑,饮之有滞感)混合而成。”别看是一间小小不起眼的茶店,而且只是广州奶茶店的沧海一粟,因有利可图,他还有好几家连锁店,组成公司。

“立顿”茶包,就这样无声无息,打入了广州大市场,大量销售。我国有滇红、宜(昌)红、祁红、湘红、英德红和正山小种红等名茶,论质量、口感、茶味,与“立顿”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便打不开这个市场,拉动内需呢?看来,出口与内销市场,我们的厂家、企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呢。

“茶为国饮”,自古亦然,我国应该有一个全民饮茶节。茶为国饮,应在全民中深深扎根,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加强推广、普及宣传,让全国人民都有饮茶意识,实有此必要。茶专家骆少君曾就此问题,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协会上,做出过“茶为国饮”的呼吁,道出了茶人茶客的心声。

南美大国阿根廷,全国普遍饮马黛茶,还大量出口。每年6月,全国过马黛茶节,与牛肉、探戈舞,成为该国三大特色。我国应该有一个饮茶节,成为全民大节日,让六大茶类同放异彩,与我国产茶、饮茶大国的地位相称。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有我国这么悠久的茶文化和饮茶历史。早在先秦时,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便有茶的记载(称茶为“荼”),世界上第一本茶的经典著作《茶经》,是我国唐代茶家陆羽所作。

日本自唐代便引进了中国的茶事、茶艺,从理论到实践,发展成为日本茶道,至今不衰。韩国人的茶艺,亦源出中国,成为传统。二战之后,虽然日韩两国受到可口可乐、咖啡、啤酒的强烈冲击,但茶道、茶艺始终为该国国粹,得到保留并发展,为饮食、民族文化的核心。再看看我国,茶文化的普及程度远远落后于日韩友邦了。

建国六十年,我国茶业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要戒骄戒躁,争取更大的进步。(原题为《“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