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得到市场,求得生路,我们在2007年5月成立了这个合作社。”杨传根说。
据了解,该合作社是4个股东把自己的茶场拿出来作为股份,再吸收周边的茶农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愿组成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目前有中小型茶叶生产加工厂20个,社员400多户,涉及两省三县(安徽的金寨县、河南的固始县、商城县)近20多个乡镇,茶园面积近万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
同时,这也是一个机构健全、组织严密的“现代企业”式合作社。比如: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职务风险制度等等,无不让人感到它的“新型”。其中,职务风险制度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过错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赔偿额由理事会决定,但不得低于50%的赔偿责任。”
“换句话说,合作社里的茶叶你没有权利拿去送人,否则要算到你自己的头上。”杨传根笑说。
“合作社的非赢利性决定了它与其它类型的经济组织的本质区别,合作社成员之间的用益物权一般不分离,从而保证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性,使成员之间以劳动为基础有条件地联合。”茶业专业合作社法律顾问、秘书长吴保斌说。
“大家都尝到了甜头”
杨传根认为,合作社最大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向“三农”,合作社成立后,制订了《金刚台茶叶专业合作社章程》,社内实行“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施肥、统一管理”。
杨传根介绍,成立合作社后,他们建立了集生产、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茶叶生产线,还先后通过了QS认证及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茶叶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周祥发告诉记者,过去,他一年仅赚5万元。而今,由于有了质量保证,且统一品牌销售,一年能多赚十几万元。
发展中的困惑
“由于地域涉及两省三县,小的分散茶场较多,还存在生产标准统一不了、某些地方不达标等问题。”杨传根坦言,“下一步计划集中建大型加工场,统一加工。”
“建一个标准化加工厂房,我们还可再流转2000—3000亩土地,总投资也不过1500万元,社员可集资500万元,但还有1000万元的缺口。”杨传根告诉本报记者。
除了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外,拿到用油补贴等和免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增值税也是杨传根们的愿望。
“两种倾向”的担忧
一种观点认为,合作经济组织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民间互助合作精神、政府作为有明显关系,特别是与地区农业人口数量、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性、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关系紧密。
“金刚台茶业专业合作社必将打破家庭作坊式的经济状况,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吴保斌说。
他也告诉记者,“尽管目前在发展中存在一些困扰,但总体形势很好。只是担心有一天合作社真正发展壮大了,会不会变成私有化?”
“有这样的担心,说明合作组织的发展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不足;整体上看,许多地方的政府和部门越来越重视和支持合作经济的发展,但力度不够,合作组织在组建、运营和发展中遇到的业务性、技术性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很难得到解决。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比较晚,法律主体地位一直不明确。”一位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人士说。
合作社的影响及反应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刘云喜认为,茶叶专业合作社如果和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加强合作,优化组合,将会形成新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金刚台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意义还在于,它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持久发展提供了借鉴的方法和措施;规范合作社的内部制度,明晰产权;高度统一的思想认识。
商城县委书记李绍文指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持久发展离不开相关的配套措施。这些措施主要表现在:从低级到高级的联合;保证农民成员对组织的民主控制;安排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实施产业政策;政府还应扶持有关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