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倾心说冻顶
发布时间 2009-05-19 浏览 23878 次
,后来由福建人柯朝引入文山茶的乌龙品种,产制的茶叶反而更受欢迎。第二个传说流传更广:清咸丰年间,鹿谷乡人林凤池赴福建应考举人,考中之后,到武夷山取了36棵茶苗带回台湾,种在冻顶山上,开启了冻顶乌龙的历史纪元。

冻顶乌龙的产地,多为海拔300-800米的山地茶园,气候、降雨、云雾均适宜茶叶生长。冻顶乌龙经过采茶、晒青、晾青、做青、揉捻、烘焙、包揉、复烘、复炒而成。外观紧结呈半球形,色泽墨绿油润,茶汤金黄鲜艳,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甘美,饮后回韵无穷。冻顶乌龙属半球形乌龙茶,至于发酵程度,大陆专家认定和木栅铁观音相同,是中度发酵(见阮浩耕主编《茶之初四种》,浙江摄影出版社版),而台湾本地认为轻于铁观音,和文山包种一样是轻发酵(参见周君怡《清心泡壶台湾茶》,太雅生活馆出版社2004年1月30日版),功课做得顶真的日本则干脆写明“发酵程度30%-35%”(《中国茶之事典》,成美堂出版社2003年6月20日版)。

其实,发酵程度并不是那么绝对不变的。近年来,乌龙茶兴起了清香风,清香型乌龙茶大受欢迎,为了投茶客所好,冻顶乌龙也出现了减轻做青动作、降低发酵程度的倾向。叶色和汤色向绿茶靠近,清香更加清爽宜人,耐泡和回味稍逊于传统的冻顶乌龙。这一点,和福建近年的乌龙茶制法有相似之处。

人的味觉也会疲劳,需要变化来刺激。饮茶爱过浓重转爱清香,饮酒过去流行酱香型而现在流行浓香型,莫不如此。也许再过几年,风水又转了回来,谁知道呢?

另外,近年台湾茶庄、茶馆在大陆纷纷开出,带来了一个新名词:“茗茶”。有专家认为,以前的茶书上没有这样的说法,而且现代汉语中“茗”与“茶”同义,这样的名词根本不通。我认为,台湾这个叫法很可能来源于日文。日文里有“铭茶”这个词,许多茶庄的幌子、门帘上就写着这两个字。意思约等于中文的“名茶”。可能在传入台湾的过程中,将日文的“铭”字改作了容易理解的“茗”,这样一来,反而留下了同义重复的破绽。若要“必也正乎名”,改作“名茶”也就是了。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