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金骏眉“蹿红”后能“长红”
发布时间 2009-07-30 浏览 22409 次
力实在不容小觑。万元茶叶在今天的茶叶市场已经不再是极端的炒作个例,从中我们看到的应该是一种高品质的追求和能力。

同时,正如金骏眉的创制人江元勋所说,金骏眉“红”在品质,而且是贴近消费者需要的品质。这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当年铁观音根据福建省外消费者的饮茶习惯,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轻发酵工艺改良。贴近市场需要的改良与创新,是任何一种茶叶产品和品牌“飘红”的生命力。

“蹿红”不易,“长红”更难。相较于其他行业,茶企自我保护意识过显薄弱。对于金骏眉而言,脱颖而出之后,其面临的市场混乱是任何一种畅销茶都曾经或正在面临的。与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公共品牌名茶不同,作为工艺创新品种的金骏眉,其市场混乱更值得我们反思,因为这本该在技术上在初期就彻底避免的。至今知识产权与商标注册仍不明晰的金骏眉,当初在改良成功的同时,却忽视了同样重要的自我保护措施。在茶行业中,这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也是经常发生的低水平失误。以金骏眉为鉴,在日渐成熟的产业发展中,这是应当引起广泛重视并且一定要杜绝的致命错误。

另外,从金骏眉的长远发展来看,在严格要求茶叶原产地的同时是否可以有更多的考虑。目前,金观音已经在福建省各区县以及浙江、贵州等地区“落地生根”。金骏眉在坚守高端地位的同时,在原产地有限产量的茶叶以外,是否可以在其系列产品中留下拓展空间和满足大众消费的可能?同时也让武夷山以外的“追随品”拥有获得“合法”身份的机会,以疏导的方式解决目前已经形成的市场混乱问题。(原题为《盼“蹿红”得以“长红”》)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