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环节也很重要:让供应商明白今年应该怎么做好茶叶,如何做好茶园耕锄和修剪工作,如何合理施用化肥,如何保护茶园生态,如何正确使用农药,避免农药残留超标。
每到施肥用药期间,在基地茶园里,总能看到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手上并没有提着化肥,背上也没有背着喷雾器,但他们比茶农还要忙碌。这群人就是企业人员与基地户带头人组成的督查队,他们要到田间地头仔细巡查、监督、记录,详细了解茶农的施肥用药是否严格执行公司年初制定的标准。
每年春茶大规模采摘的前几天,基地鲜叶都要进行检测,查看是否使用违禁农药,如果不符合标准,坚决不予采摘。
为进一步提升茶园的管理水平,除了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外,还须采用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管理体系。GAP有两个很重要的诉求,一个是环境保护,一个是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为此,企业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员工待遇,从而提高茶农责任意识,实现茶园的精耕细作。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建设生态茶园,培育出内涵丰富、抗逆性强的铁观音茶树。
要诀三
给茶叶产品建档案
茶园会作为生产茶叶的第一车间来管理,引导茶农保持茶叶良好的种植环境,确保优质的原材料供应,而负责初制和精制工序的则是第二和第三车间。王文礼说,制茶技术是传统工艺,但一些设备可以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机器,比如除尘和金属探测仪等,这样产品卫生方面就可以得到保证。
企业要确保茶叶绝对安全,就要对茶叶进行检测。六道检测程序如下:一是对茶园鲜叶的自我检测,二是茶农对制作出来的毛茶的检测,三是企业收购后产品进场入库的检测,四是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检测,五是进口国的官方检测,最后才是进口国的用户检测。此外,须改善仓储卫生条件,按照不同地域、等级、口味风味细分入库。
制作的标准化会让企业尝到甜头,特别是2006年5月日本对茶叶进口实施肯定列表制度、抬高茶叶进口门槛后,很多茶叶被拒之门外。
在包装方面,出口茶叶要全部实现标识管理,不管是外包装袋上,还是内包装袋上,均载明生产单位、茶叶名称、产地、生产地址、生产时间、保质期和质量等级、商标标识、净含量,还有保存方法、国家卫生标准等内容。
这等于给茶叶办了“身份证”,每包茶叶可以追溯到具体茶园,责任可以追溯到具体茶农,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具体环节,让消费者不再糊涂消费。
买茶人只要随机选取一包茶叶,即可发现它的货号编号和其他数据,如数量、产品生产日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