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价波动大主要是生猪养殖没有形成规模
发布时间 2009-09-03 浏览 25844 次
散户亏损厉害,退出养殖市场。

  蔡分析,肉价波动大,主要是生猪养殖没有形成规模,目前湖北专业规模化养殖只占25%,散养户价格波动大,反而成为市场“晴雨表”。

  九洲通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超说,熬过4~5月的低谷期,近两月毛猪收购价上涨近1.0元/斤,一头猪养得壮,可赚180元。

  探因

  饲料价格普涨

  张志超分析,一是大量玉米做乙醇加工,二是北方玉米减产,加上去年养殖行情好,拉高饲料价格,助推肉价上扬。

  新江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姜志伟说,上半年,玉米从1700元/吨上涨到1900元/吨,豆粕从年前3000元/吨上涨到3600元/吨,平均涨幅在20%。

  武汉市畜牧兽医局总畜牧师高长明认为,马上到了生猪消费的旺季,需求量很大,加上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上涨,以及国家冻肉收储在进行,拉高了肉价。

  预测

  还将上涨

  广大养殖户眼下虽然有钱赚,可看着日益上涨的饲料价格,心里有点悬。若饲料价格上涨过快,毛猪价格提不上来,养殖又会出现亏损。

  在很多个体散户重新杀入养殖圈时,很多大户却很低调,短期内并没有扩产计划。汉南坛山猪场董事长蔡立冬估计,后期肉价还是会小幅上涨,因为天气凉快、学校开学,需求增大,加上十一、中秋到来,消费量增大。

  在玉米饲料价格上涨的同时,蔡立冬已开始从本地采购汉南玉米,虽然质量不如北方,但每斤便宜0.1元,不过本地供应量很小。

  新江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姜志伟说,因北方干旱少雨,玉米减产1/3,下半年玉米价格可能要涨。现在一些大型饲料厂都在加大力度采购,囤集玉米、豆粕等饲料,以备下半年市场需求。

  担忧

  通胀预期加强?

  2007年肉价上涨,CPI高位运行,通胀传闻不少。今年上半年楼市火爆后,肉价、蛋价加入涨价行列,通胀猜想开始蔓延。

  昨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谭力文表示,猪肉价格上涨,与其自身的经济周期和国家经济政策有很大关系,不一定代表通货膨胀的发生。

  谭表示,我国养猪业以零散的、中小规模的养猪户为主,很容易被市场控制。今年春夏两季,受H1N1甲型流感和高温影响,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利润减少使不少养猪户削减养殖数量。6月,国家启动了冻猪肉储备机制,是为平稳猪肉价格。

  随着气温转凉,市民对猪肉的需求加大。但小农经济应对市场变化的滞后性,使养殖数量削减和冻猪肉储备机制造成的市场空缺无法及时填满,导致了猪肉价格的上涨。

  谭力文说,今年我国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开始显现成效,市民消费积极性的提高,也促使了猪肉涨价。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