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寻源:古六大茶山芬芳之旅【转】
发布时间 2009-05-19 浏览 28167 次
一块匾锁在倚邦街上的一间砖房里,村公所主任打开房门时,房间的地上还打着地铺,墙壁上方挂着一块“福庇西南”的匾额,字迹圆润、端正。我还没有看清题款,他便匆匆锁了门,说是皇帝赐的,一脸的神秘。

“瑞贡天朝”、“永远遵守”、“福庇西南”三块碑匾,我均匆匆一瞥,未及细看。让我久久不愿离开,唏嘘不已的,是一块已经倾斜了的龙头大碑,当地人称之为“乾隆大碑”。

“乾隆大碑”碑高2. 35米,宽0. 73米,碑顶和两边刻有龙头龙身,龙头中间刻有乾隆皇帝的大印。碑文是乾隆二年给倚邦土把总曹当斋的敕命,敕命中乾隆皇帝褒奖曹当斋才勇著闻,军政修明,治邦有方,授封曹当斋为昭信校尉,鼓励他继续努力,再建功绩。并封曹当斋的夫人叶氏为安人。从碑文中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对六大茶山是十分关注和熟知的,还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知道普洱茶由倚邦送出。当时的曹当斋在六大茶山安抚夷民,打击奸商,整修道路,新辟茶园,他以自己卓越的管理才能和施政能力,为六大茶山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茶山。据史书记载,六大茶山鼎盛时,“入山做茶者,数十万人。”站在山顶上想象一下,眼皮底下数十万人在采茶、劳作,那是个什么景象啊!如果杨利伟一百多年前上天的话,在神六飞船上,估计能看得见这种采茶盛况。

曹当斋死后,葬在了他热爱的茶山上。在他的墓后十多米处立着的,就是朝廷赐给他的这块龙头石碑。为了找到他的墓和碑,我一路寻找,因为没有路,只能在荆棘丛中,乱石堆里,顺着山梁往前走去。从小路走到他的墓碑,花了半个多小时,当看到他那倾斜的碑在乱草丛中出现时,我凝神屏息了。这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我想,每一位茶人,每一位热爱普洱茶的人,都应该在内心,默默地感谢曹当斋,没有他的辛苦经营,决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普洱盛世出现。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