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 0日,车队驶 进西藏 境内,队员将集体面 对高海拔的挑战。6月21日,车队翻过了进藏以来 最高的一座山峰,那就是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口, 而这也是川藏线上最高的山口。车子与海拔一块往 上走,此前已经有几位队员出现了高原反应,而所 谓的高原反应有一部分来自心理作用。有人讲过这 么一个故事,有人去西藏,在经过海拔5000多米的 地方时,车上的两个人睡着了,什么事也没有,但醒 来之后经 过一座海拔2 0 0 0多米的山时,这两人是 从平原过来的,听说海拔有2000多米,于是心情紧 张,便出现了高原反应。所以车子在经过东达山时,
历经八天车队抵达拉萨
媒体的记者及摄影家,进藏以后,见到如此多的美 景,经常有人控制不住自己停下车来欣赏,所以经 常有车子掉队。就在整顿好队伍以后决定齐心一 致向前出发时,一辆车子可能过于“兴奋”,侧滑进 旁边的水沟,不是大事,但 路过的军车停下来,帮 助车子顺利的从水沟里“挣扎”了出来。“一定要送 几盒茶叶给我们的解放军战士,感谢他们。”军民 鱼水情深啊,大家感慨万千。
“哪天到拉萨啊?”在进到西藏境内时队员们就已经开始掰着手指算抵达拉萨的时间了,虽然路 途上的风景很美,但对于拉萨的向往已让大家急不 可耐,而正是有了这样的向往,以至于已出现高原 反应症状的队员一直坚持到最后也不肯掉队。
喝一口青稞酒,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车队在6月25日下午6时抵达拉萨城以后,受到了热烈的 欢迎。抵达拉萨城以后,车队便绕城一周。道路两 边的市民无不驻足观看,友好的西藏人民为车队 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扎西德勒”的祝福声音一 直不断。拉萨的天气有点闷热,傍晚的时候还下了 点小雨,远没有想象中的那种高海拔地区的寒冷。 车队绕城以后停在了布达拉宫前的广场上, 见到这么多的车辆,广场上同样挤满了围观的人群,以至于摄影记者不得不挤在人缝中拍照。以雄伟的布达拉宫为背景,进藏车队的大旗在风中高高 飘扬。“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大家情不自 禁地唱起了这样一首歌,多年来的西藏情结在见到 布达拉宫以后,仿佛一下就有了一种归属感。
西藏刚坚发展总公司的有关领导在广场为队 员们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送上美丽的哈达与祝 福,对队员们的壮举进行鼓励。而在这八天的跋山 涉水中,领队也正是以这样的经历是我们一辈子值 得珍惜和回味的话语来鼓励大家一直前行。
抵达拉萨的次日,车队赴大昭寺、哲蚌寺、色 拉寺等供奉茶叶。27日,又踏上了前往日喀则的旅 程,而这也是车队进藏的目的地。28日,在著名的扎 什伦布寺,欢迎进藏车队的大横幅打开,寺内的高 僧欢迎车队的到来,并向所有的进藏队员赠送了礼 物。而在这一天,也掀 起了本次活动的最高潮:近 千名喇嘛为进藏的茶叶加持、诵经。
下关茶叶今后将 搭火车进藏
“火车开 通以后,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更便 捷 了,因为那样我们下关茶厂的茶叶就可以通过火车 进藏了。”青藏铁路将于7月1日通车,对于是否会将 火车作为沱茶进藏的载体的提问,在西藏接受记者 采访的下关沱茶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罗 乃炘,对此给予了明确的肯定。
在以骡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滇藏茶马古道便成为了滇茶进藏的必经之道。“山间铃响马帮 来”,驮茶的马帮从云南一直进到拉萨、日喀则,甚 至还包括边境上的普兰县,为藏族人民带去了上等 的云南好茶,而茶叶也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物品。此次组织的“情满宝焰,沱茶进藏” 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就是沿这一古道进到西藏,这一 古道沉寂已经半个世纪,而不少路段也遭到了破 坏。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马帮也逐渐被汽车 等交通工具代替,而下一个替代者就是即将通车的 火车。
据介绍,目前下关茶叶每年进到西藏的有8000担,也就是400吨。此次的文化交流活动,将更 加密切与西藏刚坚公司的合作,并将进一步扩大西藏的市场。
西藏刚坚发展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茶叶 是西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通过这次活动,通过双 方的合作,一方面扩大了下关茶厂在西藏的市场, 另一方面也让西藏人民喝到了更好、更安全、更卫 生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