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艺的延伸思考谈茶叶的烘焙
发布时间 2009-05-19 浏览 37138 次
利3.至4.的排清功能。

   o排清:在此位置,尽最大可能的将'陈'、'杂'透过水的导引,排出体外('体外'意指茶体与机体)。

   o烘焙:视目的的需求,选择所需温度,先期尚需注意前段未尽的陈、杂排放;后期以所需火候程度无注意重点。

   o冷却:与烘焙点较低的一个阶段烘焙,较能使茶叶内部较难移动的叶脉、茎的水分,移转到叶肉部,再平均分布。

   o静置:茶叶经过2.~5.之间较高温的过程,各结构会比较凌乱。虽经6.阶段的盘整已有改善。如能再加7.的静置到常温的疗伤,应会有较佳的表现。

  烘焙历经上述过程中,初学者如能全程观察,对于一些老茶人的用语,如:火助水,水焙茶(水是主力,火是助力),能用80度做到的,决不用90度;能一次完成的也不做第二次规划(当然,以多次、长时烘焙以引其茶气的目的,另当别论。)。每个转换点皆以『清』的现象做判断基准,对『茶香不是香,清就是香』的境界,在此更能领会。

   1.烘焙过程的乐趣:茶与烘焙具及人在烘焙过程中的互动现象,会使爱茶人为之着迷、沉醉。茶与人的默契,透过烘焙具做了交互式的对答。其一波波的显像,有助于加强对毛茶制作不当处的了解,因而增进选购正确茶品的功力。烘焙后,茶与水的涵容,形成了人茶同气、一体圆融的境界,生动的表达茶汤质醇、韵雅、香远的茶艺需求。

    

   2.结语

   1.『茶汤之美』是茶艺首要呈现,外围、知识、技术、陈设、器具的研发,无非是要成就一杯好茶汤。

   2.『识茶能力』是烘焙茶叶的基础。

   3.『脢纳反应』是茶叶烘焙的理论基础。

   4.合理的先期规划烘焙流程曲线,有助于重点的清楚掌握。

   5.焙茶过程的种种现象,有助于对茶基础性的了解。烘焙工艺有助于爱茶人,从有情常识性的认知,进入科学知识性的认知。从这些实质上的体悟来丰富茶艺的智能,作为更深入的茶之『道』的追求。

    

  3.后记:

  茶叶烘焙是科学的,也是孤寂的工作。

  当多数的茶叶产制者,迷失在追求高山茶,却又多数制出『乌龙面、绿茶心』的所谓台湾特色的『冻顶乌龙茶』;当多数的茶艺工作者,委屈在感性的茶思、茶境之中,茶艺的推广、业者的经营亦陷于低潮。在苦思突破的现在,如能回到原点,重新架构,从茶的整体结构的通透了解,进而对茶的产制、烘焙、冲泡、品评、应用、精神文化等一连贯的每一单元,再予慎密思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