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 2009-09-22 浏览 27889 次
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

  尽管未来国家粮食安全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也面临一些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能够养活、养好自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但不会影响和威胁世界粮食安全,而且还会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从制度来看,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比拟的制度优势和政策优势。中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完善,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中国农村政策的基石,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要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从粮食生产本身来看,蕴藏着巨大潜力。

  首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潜力。目前,中国同一类型地区粮食单产水平相差悬殊,高的每公顷7500~15000千克,低的只有3000~5000千克。这说明通过提高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有潜力的。在播种面积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只要2011-2030年年均递增0.7%,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粮食总产量目标。这样的速度与1949-2007年58年间年均递增2.6%相比,是比较低的。即使考虑到土地报酬率递减的因素,也是有条件实现的。目前,中国12178万公顷耕地中,有2/3为中低产田,增产潜力很大。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可以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总产。

  其次,加强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后备区建设有潜力。国家已制定《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国现有粮食主产区13个省区,省际间存在着发展差距。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一部分粮食产量。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有潜力。目前,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约为48%,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在70%以上。中国正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努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到2015年将使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到63%,到2030年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中国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巨大动力。

  第四,利用非粮食食物资源有潜力。中国水域、草原、山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例如,中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0%,增加木本食物的前景十分广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