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湖龙井“春茶大战”期待新概念
发布时间 2009-09-25 浏览 28965 次
市西湖区周边的16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龙井茶才能称为“西湖龙井”,而杭州周边乃至浙江其他地区产的茶叶也称“浙江龙井”或者“龙井茶”,但价格、品质与正宗“西湖龙井”相去甚远。

  众多专家表示,目前龙井茶产权的保护问题与品牌的缺失问题是相联系的。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茶、洞庭湖碧螺春等名茶都面临品牌缺位的通病。我国目前有茶叶企业7万多家,但其中拥有注册品牌的只有几千家。相比之下,几乎不产一片茶叶的英国,却把“立顿”做成了国际公认的茶业第一品牌,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

  戚国伟说,目前杭州有近40个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御”牌、“贡”牌等知名品牌已经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具体到北京市场,张一元、吴裕泰等大茶庄的品牌也拥有很强的市场号召力。但是长期以来,西湖龙井的品牌各自为政,而且彼此也经常为谁更正宗而互相争斗,至今无法形成品牌合力,也给大量假冒“西湖龙井”以可乘之机。

  “手工炒制”成新概念

  “无农残”、“有机茶”等茶叶概念在绿茶市场上所向披靡,在健康的大旗下,茶叶企业的概念营销深得消费者认可。今年的春茶大战中,“手工炒制”的概念有望获得新的市场空间。

  戚国伟介绍,为了配合西湖申遗,完成西湖龙井茶保护与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完成龙井茶园的整治,今年要新建2-3个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中心,鼓励茶农将鲜叶集中到炒茶中心炒制。“手炒茶”将成为新的时尚潮流。西湖名胜区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实“手炒茶”的开发,是受很多韩国客商的启发。他们来到茶园后,要求购买当地茶农手工炒制的明前茶,而且开出的价格比大规模的机制茶高出很多。但很多茶园里已经找不到所谓的“土茶”,当地的茶场甚至都很难找到会炒茶的老茶工。几经周折后,大家开始重新重视手工炒茶的技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现在在北京的很多小茶楼,很多店主自己就是炒茶和制茶的高手,他们一年里有半年在茶山和茶场里,将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茶放在店里“限量”出售,虽然这样做无法保证成吨的产量,但在“私人定制”泛滥的时尚下,“手炒茶”代表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潮流。

  戚国伟分析,历年的“春茶大战”里,很多健康、生态的商品和概念层出不穷。新一年的春茶已经开卖,消费者也期待更有新意的产品,也许最原始的炒茶工艺却能带动最火爆的消费热情。

  图片为资料图片

  链接:你不知道的“明前茶”>>>

  头茶贵如金

  西湖龙井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为最好,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逊,为雨前茶;谷雨后的就不是上品了。新茶一天一个价,隔夜就不值钱了,谁都想抢在前头。2005年,浙江省拍卖行曾以4.5万元2两的高价拍出了西湖龙井明前茶。这个价格比当年4月份国内市场上每克115元左右的黄金价格还要高出近4倍。

  比“明前”更早的茶

  大家总说明前茶是西湖龙井里最早的茶,其实还有一些品种要早于通常意义的明前茶。在《西湖龙井茶原产地保护办法》里,正宗的西湖龙井茶有3个品种:龙井群体种、龙井43和龙井长叶,其中龙井43属于相对早熟的品种,最早上市的明前西湖龙井,多是龙井43。还有一个特早品种叫做中茶108,比龙井43还要早熟,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对龙井43等6个品种进行辐照处理,再经过复杂程序选育的新品种。如果还要更早,就只能喝“乌牛早”或“平阳特早”了,但这些已经不在西湖龙井的范畴中。

  “一芽一叶”口感佳

  西湖龙井等级的判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产于山坡的茶较贵,平地的则要便宜得多;“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口感最佳,也较贵。事实上,西湖龙井的采摘期要持续几个月,明前茶只占春茶总产量的不到1/10,价格自然要高很多。好的春茶叶子一般裹得较紧,显得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而新鲜。这是鉴别春茶的重要方法,夏茶和秋茶则叶子松散、颜色暗、香气平和,与春茶有很大区别。

  五斤青叶一斤茶

  据西湖区的茶农介绍,采明前茶要争分夺秒,尤其是在连雨天的时候,雨一停马上就要上山。10名采茶工分布在8亩的茶园里,一手捧着茶篓,一边眼明手快地将嫩芽摘下,3个小时采不到15斤青叶,这些青叶晾干后再炒制,最多只能炒出3斤新茶。这些明前茶凝聚着8亩优质茶园的出产,10名采茶工和1名炒茶工的劳动,价格昂贵也自在情理之中了。(原题为《“春茶大战”期待新概念》)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