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白茶 富民锦绣文章
发布时间 2009-09-30 浏览 23371 次
瑞溪镇打造的“十里茶廊”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漫山遍野的茶园绿浪翻滚,嫩绿的茶苗茁壮成长。浙江茶商徐金米在“十里茶廊”里投资40余万元,栽种了350亩“安吉白茶”,他还在茶园里普遍种植桂花树,用沼液沼渣给茶苗施肥,他的茶园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桂花茶园”。

  县绿产办干部罗明在瑞溪镇的“十里茶廊”里领办了100多亩白茶,用沼液沼渣为茶苗施肥,一年多后他的茶园开始初采,生产出来的“颜如玉”白茶品牌,在上海茶博会上夺得了金奖。“‘安吉白茶’在原产地浙江从移栽到采摘,最快也需要三年时间。但这种优良品种落户正安后,‘正安白茶’从移栽到采摘最迟也不过两年。”

  “正安正在以高标准积极打造高品质的有机茶,沼液、沼渣成为打造正安有机茶的生态链条,‘生态+沼肥+无残留’被正安确定为发展有机茶的运作模式,‘优质、安全、绿色’是正安有机茶追求的目标。”县委副书记蔡万权说。

  正安茶业的天时、地利、人和

  “正安发展白茶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后,正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举全县之力打造茶产业大县,正得天时;正安自身有发展茶产业最佳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可谓得地利;全县干部群众上下一心,扭住发展茶产业不放,可谓人和。”蔡万权说。

  遵义市百万亩茶叶工程的实施中,正安被规划进黔北优质绿茶产业带。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生态绿茶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制定了新建10万亩优质茶园的意见,即从2007—2009年内连续每年投入1000万元以上,发展10万亩茶园,打造茶叶产业大县。并从茶树育苗、新建茶园、项目捆绑、标准化管理、企业加工、市场建设与开发、品牌开发与经营、文化推介与人才开发等八个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

  在政策鼓励支持下,以“干部领办、大户带动、农民主体”的方式,全县掀起了新建茶园的热潮。仅2007年,正安就有29名干部领办了6635亩茶园,村干部9人领办茶园930余亩。

  外地茶商纷至杳来,在正安投资兴办苗圃、创办茶园、建起了一间间茶叶加工房。

  三年来,正安新发展茶园7万多亩,改造老茶园1万多亩,新建或改造茶叶加工厂9个,建设茶叶苗圃基地3000多亩。

  去年,正安与中国茶叶科研权威机构——中国茶科所签定了茶业科技支撑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中国茶科所为正安申报茶产业相关重大项目,帮助正安培训先进的茶叶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帮助正安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将科研项目与正安茶产业紧密结合并在正安落实科研基地。“主要原因是中国茶科所的专家们看好正安的自然优势和独特的发展模式。协议的达成为正安依靠科技支撑、高端运作发展茶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县长宋霖说。

  正安县委县政府已出台了《正安白茶商标管理规则》、《正安白茶基地生产管理标准》和《正安白茶产品标准》,“正安白茶”走上了标准化道路。多家清洁化茶叶加工厂已动工修建,其中正安县乐茗香生态有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加工厂已于今年6月竣工投产。

  正安县是省委、省政府排列的茶产业发展重点县,是中央现代农业茶产业项目县和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也是省财政列入的现代农业信用担保试点县,更是新发展茶园的代表县之一。

  正安县委书记韦圣福说:“正安走优质白茶之路,符合品牌战略,避免同质、同价、同市的恶性竞争,增加茶农收益,同时,弥补贵州在白茶发展上的空白,有利于同省外同行展开竞争,在生态优势之上,再加品种优势,从而推进贵州绿茶秀甲天下的地位确立。”(雷建国 许雨松)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