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企正收复失地 乳业实现正增长
发布时间 2009-10-14 浏览 21435 次
格局基本不变。同时,通过伊利牵手世博、中粮注资蒙牛、飞鹤融资红杉、完达山接手圣元部分资产等乳企的一系列动向来看,这种由负到正的蜕变,正在中国乳品行业中蔓延、壮大。

  在记者走访时发现,危机之后不少乳企开始加大研发和创新,差异化的新产品不断问世。这边刚刚新推出了“畅轻”、“QQ星儿童成长奶”系列产品,那边的“莫斯利安酸奶”、“Hi优果粒”等新品也接踵问世。同时,企业也不断通过更换产品外包装带给消费者最新视觉。这场“变装”赛中,最大的“变装”无疑当属伊利,今年5月,伊利正式宣布携手世博,随之而来的是整个伊利产品线的产品都进行了世博换装,写意的“世”字取代奥运五环标志,产品全面升级。乳业新面孔再次刺激了消费。

  因乳业行业危机事件而曾经“戒奶”的赵小姐又开始喝奶了,北京朝阳区的一个小超市的曹老板也不再为牛奶卖不出去而发愁了。曹先生表示,最近半年来,消费者买牛奶明显多了起来。“生意不错”,曹老板笑着说。

  呼和浩特市乳业协会会长巴根那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乳业至少需要2年才能恢复过来,但从目前来看,出现了超乎想象的速度。

  对于这个超乎想象的速度,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明确指出:政府、企业、奶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使得中国乳业很快地从危机中走出。

  据悉,在行业危机之后,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对收奶站、加工企业进行整顿,要求全面加强乳业质量管理和制度建设。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有生鲜乳收购站1.58万个,比清理整顿前减少了4500多个,共取缔流动收奶站3800多个,个体收购站减少了1900个,全国机械化挤奶站达到了1.14万个。

  业内人士也表示,行业的自律和政策扶持是中国乳业可以迅速走出危机的根本原因。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的双寡头格局,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乳业的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将对国外乳企占据中国市场起到抗衡作用。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