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专家王镇恒
发布时间 2009-10-14 浏览 22608 次
8月,他作为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考察团”成员,赴美国考察高等教育。在美考察期间,他被任命为安徽农学院党委书记。

  开拓茶树解剖学研究领域

  从20世纪60年代起,王镇恒便开始对茶树内部结构进行解剖研究。当时,国内的茶树解剖研究尚属空白,学校的科研条件较差,他克服困难,仅凭一架普通光学显微镜,一边观察,一边用手描绘茶树内部结构图。l963年,他在全国园艺学会上宣读了论文《茶树叶片内部结构的研究》。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王镇恒继续开展对茶树内部结构的研究,于1978年10月在全国农学会学术讨论会上宣读论文《茶树根的内部结构研究》。此后,他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运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陆续对茶芽、叶片、茶根、茶花、茶果、茶枝、茶籽以及胚胎、茸毛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解剖研究,从而摸清了茶树内部显微结构,掌握了其变化规律,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

  20世纪80年代,王镇恒对茶树维管组织进行了解剖研究。他从整体出发,对茶树维管组织结构形态及各发育阶段的特点做了全面研究,为茶叶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奠定茶树生态学基础

  王镇恒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六安实验茶场工作期间,便对茶树移栽与茶园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所发现,其论文《六安地区茶树栽培技术经验》对此有阐述。此后,在从事茶树栽培学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他更加重视茶树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问相互关系规律的观察与研究。l961年和l988年,他两次参加由庄晚芳主编的《茶树栽培学》教材的编写,所写章节的内容涉及茶树与环境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初,王镇恒组织有关专家,主持编写、出版了第一本高等农业院校茶学专业教材《茶树生态学》,为茶树生态学这门新的茶学分支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扶贫 指导创研名优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镇恒将研究的重点由产前向产中、产后扩展。他与歙县科委合作,在黄山绿牡丹花型特种茶基础上,研制成“海贝吐珠”和“锦上添花”两个新名茶。“海贝吐珠”选用高山良种茶树的一芽一二叶嫩芽为“贝壳”,精选含苞待放的绿梅花数朵和贡菊花一朵为“花蕊”,经杀青、造型等工序精制而成。冲泡后如海贝下水,张开贝壳,数朵梅花如金珠环绕着一朵贡菊,冲破茶芽吐珠献美。“锦上添花”亦选用高山良种茶树的一芽一二叶嫩芽为“花瓣”,贡菊花为“花蕊”,经杀青、造型等工序精制而成。冲泡后从茶芽中跳出一串贡菊花,分层次悬立于茶花中央。这两种茶均获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远销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各国,经济效益显著。

  六安市华山名优茶开发中心,特邀王镇恒为技术指导,经过3年多的开发,研制成“华山银毫”名茶。该茶连枝杀青,半成品取芯,外形呈独一芽芯,秀细如毫。精品茶每500克有芽芯l7万个。该茶被评为省级名茶、中国名茶,以芽蕊茶之最被列入吉尼斯大全。

  王镇恒帮助金寨县开发研制成“金寨翠眉”名茶。因其外形纤秀若画眉,色泽翠绿似莹玉,曾获农业部优质产品奖、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远销海外,备受青睐。

  王镇恒长期坚持到安徽黄山茶区、大别山茶区等茶叶生产第一线,深入茶园、茶厂、茶市,向茶业技术干部及茶农传授茶业技术,并帮助金寨县等贫困地区发展茶叶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茶叶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使科技扶贫取得成效。通过科技服务,促进了安徽农村茶业经济的发展。

  茶学教育 治学育人

  王镇恒从l960年起任安徽农学院茶业系副主任、主任长达20多年。这期间,他兢兢业业,作风踏实,实行管理民主,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致力于开拓茶学教育新局面。他受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委托,创办机械制茶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茶业科技、教育、生产、经营人才。

  王镇恒在主持茶业系工作期间,力抓师资、学科、教材和教学基地建设。以每年的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为例,他首先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再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的修改计划,公开张贴,进一步征集意见后,才最后定下来。正是由于安徽农学院茶业系对教学计划的修订比较认真,20世纪80年代,农业部委托安徽农学院茶业系牵头,召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茶叶专业教学计划修订会议。

  从l981年至l991年,王镇恒先后出任安徽农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l991年,国务院表彰他为发展高等教育作出的突出贡献,授予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