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流通领域拉动棉价所需资金远超过粘胶短纤和氨纶,中国棉花一年消耗量1000万吨左右,而粘胶短纤150万吨左右。棉花用量大,价格如果上涨对行业效益的影响远超过粘胶和氨纶;
4、棉花下游企业追涨杀跌的动力可能弱于粘胶和氨纶。棉花下游是棉纱和棉布企业,其中有大量国企,如常山、德棉、华茂、新野,而民企规模也较大,如魏桥、华孚色纺、华芳、鲁泰、孚日等,这些企业非常熟悉棉价波动规律和国家政策动向,而且和国外棉花企业有多年贸易关系,能够拿到低价外棉。据我们了解,目前大型棉企对棉价上涨并没有跟风增加库存,一般采取观望态度,静待国家拟制棉价政策的出台;
5、目前市场情况下,棉纺企业承受棉价能力也是关键因素。目前出口缓慢复苏,内销服装增速一般,国庆期间百家商场服装零售额仅同比增长7.8%,。需求没有明显起色,目前13600-14000元的棉价对棉纱生产企业意味着全部微亏,棉布企业亏损程度更大。
由于涨势迅猛,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棉价继续上涨,国家很可能在本月20日左右进行政策调整。发改委一般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和判断,政策出台酝酿期在1-2个星期内。出台的政策很可能是增加50-100万吨国储棉抛售、加快棉花进口配额分配、增加棉花进口配额等。我们预期政策出台后棉价将开始回落,继续在13000元左右徘徊。
从上市公司来看,新农开发和新赛股份主要产品是棉花。新农除棉花外还有棉浆粕产品,同样受益于棉价上涨;而新赛还有棉籽油,与豆油价格关联度大。因此新农市场关注程度可能更高。
万一棉价不受政策调整而继续上涨,则棉纺企业业绩受到冲击,主要棉纺企业有鲁泰、华芳纺织、常山股份、华茂、黑牡丹、华孚色纺等;而且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纺织全行业复苏;此外如果棉价继续上涨,也将导致棉短绒价格提高,进而稳定甚至推高粘胶短纤和粘胶长丝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