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工机具要求
无公害茶叶加工所使用的机械、用具等设备必须用不含有污染物的材料制成,在加工过程中及加工结束后,对各种设备与场地均应保持整洁、卫生,经常清洗。
3、茶厂的卫生管理
茶厂要根据茶叶生产实际情况及国家有关标准,制定本厂的卫生实施细则和规范;从事茶叶加工和包装的人员必须经过制茶技术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且经过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能上岗,并应定期体验、讲究个人卫生,严禁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加工场所,严格执行加工操作规程和食品卫生规定,确保加工茶叶的优质与卫生。
(二)鲜叶管理
进厂鲜叶必须来源于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要严格执行验收制度,原料质量和等级划分执行国家有关茶叶质量标准,及时摊放贮青,并要有专人管理;贮青室要清洁卫生、阴凉、通风干燥,防止废气、废物污染,防止鲜叶发热红变等。
鲜叶中如发现红变或其他污染变质叶应剔除,不得用来制茶。
(三)茶叶产品加工
茶厂要根据生产实际,制定符合制茶工艺要求的《无公害茶叶加工操作规程》,以规范摊放、杀青、揉捻、干燥等各道工序,做到有章可循,从而保证和稳定茶叶质量。茶叶加工要尽量采用连续化、自动化等现代化生产方式,做到封闭作业,减少应直接接触而造成茶叶污染的可能性。要防止无公害茶叶鲜叶与普通鲜叶原料混合摊放与加工。并注意在加工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合成色素及其它添加剂。
茶厂必须配备合格的质量检验人员,并按检验工作的要求,配置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每批产品都应按无公害茶叶标准进行感官品质和理化项目检验,经检验合格,方可出厂。不合格者,原料不能投入生产,产品不许出厂销售。
七、无公害茶叶的后续管理
(一)包装
接触茶叶的所有包装材料要符合食品卫生的有关规定,必须无毒无害、无异味、不含有萤光和放射性等物质,要求干燥、防潮、阻氧等,能保持茶叶品质。包装过程要严防茶叶受外界污染。允许使用氮气作为包装填充剂,并可采用真空处理。成品茶必须附有标签,标签内容必须符合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规定。
(二)运输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中应防雨、防潮、防曝晒、防污染,严禁与有毒、有异味等损害茶叶品质的货物混装运输。
(三)贮藏
贮藏茶叶的仓库必须干燥、清洁卫生、无异味,并保持通风干燥。产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放,并远离污染源。
贮藏的茶叶必须保持干燥,茶叶含水量应符合要求。仓库内配备去湿机或其它去湿材料。若用生石灰作为茶叶的防潮去湿物品时,应避免茶叶与生石灰接触,并定期更换。为保持茶叶品质,延长保存期。提倡对无公害茶叶采用除氧包装(除氧剂、抽气充氮等)、低温冷藏保存。无公害茶叶和普通茶叶应分别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