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去的地方。一条乱石小径蜿蜒地向上攀升着,背负的是绿树翠竹,红叶繁花。山泉,就在一旁潺潺而下。
说是乱石小径,充其量不过是条走出来的山道而已,高低错落,坎坷不平。攀行其间,多了一分专注,愈觉费力了。也许,这也是未被辟为旅游景点的原因吧。一路上,除了几个正在采摘散落于其间的野茶的山民,就是我们几个了,与下面的嘈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感觉,山谷愈发地深邃、幽谧了。
都是些平时极少锻炼的人,虽然会时常走走茶山,但如此山道,还是颇感费力的,未至一半,便已气喘吁吁。好在一路不乏秀丽风景,且行且看,且赏且摄,把美丽凝固。
终于,一座依山而建的木质茶棚映入眼帘,不由雀跃而呼,“啊,快看,我们到了!”接着就快步涉溪踏坡,奔向白茶祖树。
白茶祖树的树冠特别宽大,树叶也茂密肥厚,色如暖玉,显现了其与众不同。但如果不是边上那块石壁上镌刻着“白茶祖”三个大字,树的周围又围着竹栏,依然难以想象这竟是棵吸摄了千年天地精华,硕果仅存的茶瑞!
更难想象,从这株“白茶祖”被发掘,短短二十几年时间,安吉县兴起了年产值将近7亿元的白茶产业。今年的白茶王,竟拍到了每克一千元的天价,几乎是黄金的五倍。安吉白茶品种推广之快,产品价位之高,市场品牌之响,产业效益之好,都堪称是一奇迹。
走上茶棚,白茶祖树的守护者,桂家阿姨微笑地迎了出来。当我们说起我们就是两年前住在谷里的那几个人时,她也即刻想了起来,热情地招呼起我们来。
接过桂家阿姨递来的毛巾,用清冽的山泉擦洗满脸的汗滴;捧起今年头道茶冲瀹的甘茗,怡人的清香,驱散了一路的疲惫。
坐上茶棚,极目群山含翠,涧泉挂霜;幽谷凝谧,竹风送爽。果然世外桃源,分明人间天堂。
喝一口清茶,鲜淳的甘泉,满含着新绿,沁入心脾,整个身心也融化在了眼前这碧也似的山谷之中。突然感觉,这,就是梦寐以求的家了,不由舒心地眯起了眼睛,享受这一刻的温馨。
“今晚你们还住这里吗?”
桂家阿姨的询问,把我唤回了当下。真得很想再在此地住上一晚,重品山野的美味,赏幽谷的繁星。只是,我们必须道别了,后面还有既定的路要走呢。
毕竟我们只是一个过客,再美的风景也不属于我们,也就注定了别离。
为什么一定要拥有呢,也许,这样才会更懂得去珍惜,珍惜每一次机遇,珍惜每一片风景。
再见吧,白茶谷!带走了这里的茶,这里的情,留下一颗思念的心。
来源:安吉白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