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之:与茶结缘,品味人生(图)
发布时间 2009-10-30 浏览 28010 次
业大学任教,1985年我率先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开出“茶叶贸易学”新课,并在茶叶经贸方面多有建树。我以产、学、研、贸相结合,并在搞好教学工作之余,从事著、论、译,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书刊上发表的文章超过100万字。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1978年给我的信中认为,我在复旦大学茶科毕业后又在茶叶生产、贸易单位从事20多年的实际工作,是当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茶学)师资中罕见的人才,鼓励我发挥所长。

  我除了经常参加国内的茶事会议或活动外,还应邀出国考察和讲学。

  1991年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茶叶官员到斯里兰卡、泰国考察,1993年参加印度尼西亚“饮茶与人体健康和社会效益”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到澳大利亚考察茶叶市场,2002年到日本参加“中国乌龙茶专题研讨会”。

  在日本停留期间,有一件事令我印象较深的是在东京举办的“中国乌龙茶专题演讲会”的晚宴上,日本茶界人士纷纷向中国专家提问,其中日本红茶协会名誉顾问,年过80岁的山田明老先生提出:“中国名茶祁门红茶的高香是否用一种木材烟味熏出来的?”此问题由我当场作答。我阐明:祁红高香是其品种固有和精湛的加工技术所致,不是用木材烟熏,他所指的烟熏茶,是福建崇安县产的“正山小种”(Lapsang Souchong),也是中国名茶,他当时说:日本红茶协会在日本中学教科书里对中国红茶的科普知识,有误导,他表示:“非常感谢您的回答,这在今后日本茶界里,有关正确知识的普及与推广,能起很大作用。”

  丁俊之简历

  江苏连云港人,1952年毕业于国立复旦大学农学院茶专科后,从事茶业已50年,曾在茶叶生产、贸易、科研、教育单位工作,对茶叶产、制、销的专业知识全面、扎实,个人著、论、译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书刊上发表的超过100万字。其学术代表作以中、英、日、法、印尼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1991年曾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茶叶司官员赴斯里兰卡考察红茶加工技术及贸易。原任华南农业大学茶叶加工贸易教研室主任、茶叶贸易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茶叶科学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中华茶人联谊会高级顾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未来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当代茶圣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日本中国茶协会顾问等职。其研究方法和教学、科研成果,推动了茶业的发展,成为中国茶叶学科带头人之一。根据其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和工作成就,特别是其成功地运用交叉科学于茶业领域,美国世界名人研究院(ABI)授予其“世界名人”称号,之后又被评选为“二十一世纪有杰出成就人物”而荣获“2000年荣誉金奖章”。

  发表过《论茶在当代饮料中的地位和大趋势》、《新世纪的饮料将是茶的世界——我们应改变热饮的单一方式加快改革步伐》、《修正“洗茶”至关重要——莫把茶俗中的陋习、茶艺中的积弊,“洗茶”当茶艺规范》、《中国茶品牌之道》等重要文章。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