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过早擦伤红变,容易控制。事实上,水筛摇青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对做青前期阶段的“摇活”也就是通过摇青作用力促进水分传输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摇青机摇青作用力的机械运动力较大,有利促进青叶水分传输,容易 “摇活”。笔者经过试验总结认为,只要对摇青机进行改造,其摇青作用力的机械摩擦力就不会造成青叶局部过度损伤而红变,非常适合水仙“娇小姐”做青,完全可替代水筛摇青。 2.4.1 摇青机摇青机直径60cm最宜,最大不超过70cm。可把摇青机的长度延长,解决摇青量少的问题。转速以16-20转/min为宜,最快不超过22转/min。摇青机中间设轴承,加大青叶‘局部擦伤,茶青翻转机械运动效果差,应将中间轴承除去,改用在摇青机外侧两头用十字木板和铁圈用铁钉钉紧加固支撑。投叶量以摇青机容量的1/2-2/3为宜。 2.4.2 摇青技术。掌握轻摇薄摊多晾原则,随摇次增加作用力加重,且有明显的跳跃程度,才能摇出高香味浓品质。各次摇青适度感官判断与闽南乌龙茶制法基本相同。水仙茶饼后期的造型和烘焙工艺存在明显的“后续发酵”,做青发酵程度掌握比制水仙散茶略轻。 2.5 杀青杀青掌握“高温、抖炒、杀老”技术,可提高成茶香气,促进“三色茶”形成。方法是炒锅温度达270-300~C,投叶量小,如110型滚筒杀青机不超过15kg,适度是杀至青叶含水率58%-60%。 2.6 揉捻揉捻影响茶汤浓度。揉捻方法是“趁热、重压、短时”,以揉出茶汁,揉成条索为适度。 2.7 造型造型工序注意两点,一是茶饼规格以4cm(边长)x 4cm(边长)x lcm(厚度)为宜,厚度不宜太厚,否则影响烘焙质量,成品控制在150个/kg左右,这种规格一个茶饼为一泡,便于日常饮用冲泡;二是茶块的紧实度不宜过紧,便于烘焙质量的控制。 2.8 烘焙焙笼碳焙是水仙茶饼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之一。烘焙一定要采取初烘(走水焙)→复烘→足干步骤。温度由90-100℃初烘转至60-70℃复烘,最后用40-50℃低温烘焙至足干,烘焙过程宜不时翻动。水仙茶饼产品带毛梗,易吸水受潮,必须焙干、焙足,焙至含水率为6—6.5%,以提高品质,有利于保存,延长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