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水产养殖大市转向水产强市九江水产业亟待突围
发布时间 2009-12-08 浏览 24247 次
江人还在以水产总量第一的成绩而欣喜不已时,粗放养殖的经营模式已经让我们悄然让出第一的桂冠。近年来,虽然九江市养殖业发展较快,但精养鱼池不多,基本上还是处于人放天养的粗放式养殖状态,产量很难提高。2003年以后,上饶市尽管养殖面积比九江市少,但精养鱼池却比救济那个市多,水产品总量一直高于九江市,九江市水产品总量因此从全省第一降为全省第二。同时,与九江市水产业一直齐头并进的南丰蜜橘、广昌白莲等特色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主导产业的时候,九江市的渔业却仍停留在养殖层面上。

  目前,九江市水产业养殖加工环节薄弱,流通有市利薄。全市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21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13家,2006年水产品达29.3万吨,而加工量只为1.5万吨。由此可见,九江市渔业的发展现状仍然是以资源为前提的。

  水产业转型困局重重

  和江西省的上饶市、浙江的宁波市、诸暨市相比,目前,九江市还仅仅是水产资源大市,并非水产产业大市,九江市水产业还处于资源大、产业小,求生产、轻加工,品牌少、效益微的发展现状。

  从水产资源大市到水产产业大市,不仅是一个经营模式的转变,更是经营理念的一次变革。此外,资金投入、项目拉动、品牌建设等也都是影响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九江市水产局水产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水产业的发展。水产技术推广经费仅有8万元,很难开展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由于投入不足、渔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全市6万亩精养鱼池也年久失修,这些都成为制约水产产业发展的至关因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宁波市的一串数据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2008年,宁波市海水、淡水养殖面积92万亩,其中淡水平均亩产达420公斤;九江市水产精养面积小、粗放养殖比例大,平均亩产仅280公斤。宁波市现有水产加工企业334家,水产品年加工量47.9万吨,占年总产量的50%,加工产值71亿元;九江市现有水产加工企业21家,年加工量仅2.5万吨,占年总产量的7%,加工产值2.6亿元,水产加工量不到宁波的十九分之一,水产加工产值不到宁波的二十七分之一。都昌县与浙江省的诸暨市珍珠产业的起步时间相近,诸暨市的珍珠市场已经发展到了第六代,而都昌县至今没有形成珍珠专业市场。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无论是大水产的效益还是发展水产业的体制机制,我们都与外地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工环节薄弱,水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低,这些都成为当前制约九江市水产产业发展的瓶颈。

  九江水产业亟待突围

  九江市水产局负责人认为:九江从水产资源大市转为水产业大市,首先要突破养殖传统观念。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告诉我们,发展产业化经营,关键是扶龙头、建基地、重质量、创品牌。其核心是扶龙头,我市水产龙头企业目前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关键在于扶持龙头企业力度不大,因此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运用工业化的理念,组建水产集团公司,实行产、加、销一条龙,打好鄱阳湖大品牌,让鄱阳湖无公害水产品通过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九江作为水产资源大市,应该大打“鱼文化”牌,而在具体的水产品品牌塑造中,应全力打造“鄱阳湖”这一优势品牌。各县(市、区)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种水产,联合起来树品牌、创名牌,就可以提升九江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把着力点放在新技术运用、发展高密度养殖上,大力引导渔民围绕加工兴养殖,改变九江渔民辛苦挣小钱、外地客商轻松赚大钱的现状,让九江水产这个“潜力股”转化为“绩优股”,使九江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产大市。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