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树种植和初期管理
下一主题:李联标与茶叶科学研究
2.3 分枝特少的小乔木型、大叶种茶树 如:政和大白茶,这类茶树分枝特少,分枝部位高,生长能力很强,叶片寿命短,幼龄茶树经三次定型修剪,还难以形成“优质、高产、高效”的树型和理想的光合面。因此,必须进行四次定型修剪,在上述三次修剪基础上,再在第三次修剪切口上提高10-15cm,即离地面总高度65-80cm,剪去以上部分。
3 成龄茶树的轻修剪
茶树投产后,经若干年多次采摘,会出现“鸡爪枝”,多层楼现象,养分分散,芽梢逐渐短小,对夹叶的比例增大,树冠不整齐等等。因此,必须运用轻度修剪技术加以人为调节,达到平整树冠,提高芽叶平均重量,改善茶叶品质。据试验证明,轻修剪的茶树,当年略有减产,但第二年增产28%以上,第三年增达31-39%,三年平均增产9-12%。
茶树的轻修剪一般剪去树冠面的鸡爪枝,或是冠面下降剪去5-10cm。轻修剪的形状,一般剪弧形较好,采摘面较宽大。但对一些小乔木状茶树,如:梅占、福云7号等这类茶树顶端优势特强,中央骨干枝的生活力比旁侧枝强得多,芽梢节间又长,运用平型剪,经一、二个茶季的生长,树冠自然形成弧状形。
4 半衰老茶树的深修剪
进入壮年后期的茶树,由于连续多年的采摘、修剪,枝条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弱,对夹叶增多,影响了茶树的产量和品质。对这一类茶树,可以运用深修剪技术进行调节,剪去细弱枝、病虫枝、枯干枝,留下粗壮的骨干枝,促进不定芽的萌发。在连续进行5-6次轻修剪后,要进行一次深修剪,其深度是降至第一次轻修剪剪口之下为妥。
每次进行茶树修剪后,要给茶树施一次肥料,同时还得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和新发芽梢的采、摘、留,只有把剪、采、留、保、管结合起来,才能培养“优质、高产、高效”的理想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