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联标与茶叶科学研究
发布时间 2009-05-19 浏览 25672 次
尼泊尔、喀麦隆、越南等国的留学生和进修生讲授茶树栽培学,并进行实习和辅导。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了这些国家茶叶生产或科研部门的主管。晚年,他仍不辞劳苦招收研究生,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继续奉献。

为开发新茶区作出贡献

  1964、1965和1976年,他先后参加了甘肃、西藏和山东发展新茶区的考察工作,以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为祖国新茶区的扩展与延伸做了许多工作。西北地区和山东省原是我国茶叶的主要集散地,那里荒地多,但气候高寒、雨量稀少,土壤偏碱。为了科学地论证上述地区是否可以发展茶叶生产,农业部、对外贸易部和国家民族委员会组织多专业科学家作实地考察。李联标作为首席茶叶专家,根据收集到的气象、土壤和社会经济资料,取得了在若干地区发展茶叶生产的依据,并提出了初步规划。现在,甘、藏部分地区的茶叶生产已发展了起来,且产量亦逐年有所增加,不仅弥补了上述地区茶叶需要量的不足,而且还降低了运输成本,减轻了消费者的负担。李联标为开创新区所付出的劳动,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1976年山东新区遇到一次特大冻害,灾情之重、范围之广是试种以来未曾有过的。他闻讯后,立即组织力量去那里调查茶树冻害情况,提出了许多加强茶树越冬管理的技术措施,并亲自调查了日照、莒南、蒙阴、胶南、荣成、乳山、太安、新太等县的茶树冻害,总结了茶园地形、方位的选择、有效抗寒防护措施,以及引种抗寒品种,采用增强茶树抗寒力等栽培技术措施。这些对该区茶树受害后的救护与培育都起了重要作用。

李联标为人正派,品德高尚。他一人的工资收入要负担夫人和5个子女的生活、教育费用,家庭经济拮据,但他从不伸手要组织补助。身为名专家,他不搞特殊化,住的是古老破旧的木板平房。他身患胃病,吃不下硬饭,常常是一碗面条就算是一顿午餐。

  “文化大革命”中,李联标身心受到摧残。但他相信蔽日乌云总有一天会被一扫而尽。1982年落实政策后,他精神振奋,不顾年迈有病,加倍努力工作,一心想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生病期间,领导上要他在家休养,但他仍坚持去外省考察、讲学,他那忘我的工作作风,令人敬佩。

  李联标的一生,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与尊敬,曾被选为浙江省第三、五、六届人民代表。人们将永远缅怀这位为我国茶叶事业奋斗一生的茶学专家!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