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 著
为了商南茶,张淑珍已奋斗了45年。不管是烈日盛夏,还是严寒隆冬,人们总能看到她在茶园工作的身影。回到家中,她又是查看书籍,又是整理资料,终日劳累,废寝忘食。她与同事们一起总结出合理密植、施肥、修剪、采摘等6项技术措施,使试验田亩产茶由50公斤上升到270.6公斤,突破了低产关。他们精心研制的“商南泉茗”曾多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获得“陆羽杯”大奖。2002年以来,张淑珍4次带领技术人员到福建学习乌龙茶的栽培、制作方法,回来后在大坪等地建立了无性系乌龙茶大棚育苗基地,去年研制的1500公斤“商南乌龙”叫响市场,使茶园由一季采变为春、夏、秋三季采,增加了茶农的收入。他们还引进龙井、铁观音、安吉白等名贵茶苗,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商南茶已形成炒青、泉茗、仙茗、乌龙四大类30个系列。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张淑珍病倒了,患上了癌症,进入中晚期。她要去西安治疗,茶农们含泪相送。张淑珍说:“说不定与大家难见面了。只要你们把茶园管理好,我就放心了。”手术后不久、还在化疗的张淑珍不顾医生的劝阻,又回到县上,又走进了茶园。张淑珍常说,事情是大家做的。我是个共产党员,只不过做了应该做的一点工作,况且这其中也有亲人的贡献。几十年来,张淑珍夫妇把“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作为座右铭,互爱互帮。想起故去的丈夫,张淑珍就心里难过。她觉得自己对丈夫的关照太少,对母亲、孩子的关照也太少了。还是茶农理解她,说张淑珍心里只有商南茶。在她看来,茶业比家业重,茶农比亲人亲,她对茶农的恩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张淑珍,给了她应有的荣誉。张淑珍先后获得县级以上荣誉、奖励130多项次。她是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
如今,年近七旬的张淑珍还在为商南茶辛勤耕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