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英才:鲁史种茶第一人
发布时间 2009-12-19 浏览 24232 次
推动下,鲁史在30~40年代形成了发展茶叶的高潮。”

鲁史骆家的第一代是骆德寿,也就是骆英才的父亲,民国初年,他挑着担子,从四川老家出发沿着古道一路贩卖小百货,某一天来到了鲁史镇,不知是什么原因,或许是觉得这里生意好做吧,就留在了这里,安家落户。

民国30年(1941),时逢抗日战争时期,日机轰炸桤木山,这里正好是骆英才家的茶林。骆英才的儿子、现已78岁高龄的骆为驸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他曾经写了一篇回忆录,里面这样写到:

1941年5月13日,天气晴朗,我父亲(骆英才)召集劳工66人耕牛20架在茶叶基地施工生产,提挖出杂草根藤,堆集四十余处放火烧堆,顿时浓烟冲霄,劳工们正在紧张穿梭劳动。我当时只有十一岁,与一般大的小同学也到施工场地去玩,下午3点相约回家,离开茶叶基地还不到200米处,突然看到日本飞机6架由西北方向飞来,抵达茶叶基地上空,骤然听到巨大的连续不断的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震天动地,烟雾腾空,风悲日曛,日机盘旋俯冲投弹后向东南方向飞去,留下的是一片惨绝人寰的灾难景象真是惨不忍睹,幸免于难的劳工惊慌失措逐渐走散,察看现场只见遇难者血迹模糊倒卧地下,受伤者抱头哭泣,黄牛骡马狂奔嘶鸣。生还者无不挥泪,天地为愁、草木凄悲、伤心惨目。最后统计日机共投弹12枚,炸死劳工3人,重伤5人,轻伤3人,炸死耕牛3头伤2头骡马6匹伤一匹,消息传至顺宁县政府,县长郑崇贤亲自来察看灾情,处理善后事宜,与我父亲协商,遇难者由我家送给每人一口棺木以示安抚。骆为驸老人说:“‘俊德昌’有三大支柱:茶叶、烟丝、酱油,其它还经营大米、蚕豆、火腿等农副产品。最主要的是经营茶叶,家里有四五百亩茶地,在我的印象里,春、夏、秋、冬每季产的茶都有150多驮,每驮有180斤,自己家有9匹骡子,一般都是请巍山马帮来驮,运费是40元每驮。茶叶一般都是驮到下关,一驮可以卖100元左右。我当时读书,很少关心家里的生意,只跟着马帮去过一次下关,平时都是商号的掌柜叫李向阳的负责。”

过去鲁史人发了家,就要建宅,这是人生大事。骆英才在鲁史镇的楼梯街弄了块地皮,要建成间间房子都贯通的四合院,这块地基在楼梯街脚,坡度教大,造屋匠修了个四合院,却不是间间房子相通的那种。骆英才不满意,请来鲁史有名的造屋匠李绍龙,重新建造宅院。李绍龙把骆宅设计成走马转阁楼四合院,在500多平方米的地基上建起了大小房子5幢34间,建筑面积达692平方米。在楼梯街一侧建成随地势逐层升高的楼阁,“五天井”中造了两个花园,外观气派非凡,庭院幽静含蓄,在鲁史四合院群落中,又是一个匠心独具的大宅院。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