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就是龙涓乡13个合作社中,率先试行合作社运作契约化的先进典型。据称这个合作社源于当地一个“能人组合”。其中的3个能人,分别是制茶技术能手刘金龙、茶园基地管理能手陈秉怀,以及茶叶营销高手陈传溪。其中刘金龙是多次茶王赛的获奖大户,陈秉怀自有基地50亩,而陈传溪人脉丰富,是举源村的村主任。
去年7月举源合作社成立,共有26户社员入社。毕竟是能人组合,他们思想活跃,办法很多。首先他们集资建起一座茶叶初制厂房,注册“举源”商标,当年26户社员的秋季铁观音毛茶均价,就由原来的20元提升到100元左右。
合作社的显著成效,迅速吸引众多农户参加,社员户数很快增加到108户,茶园增加到1800亩,然而家大业大也带来合作社运作方式上的新问题。例如有的社员入社后,有别的事业做,入社的茶园怎么办?有的茶园较多或较分散,自有劳力不足怎么办?还有的制茶技术跟不上,有的施肥用药缺技术,有的只懂种茶制茶,对卖茶一窍不通。
这些问题反映到合作社,3名能人翻遍合作社章程,找不到现成答案。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实质,是合作社如何实现合作互助,是运作方式问题也是合作机制的问题。必须找到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合理配置的办法,才能确保合作社正常运作,各种合作和互助问题得以合理解决。
在探求解决的办法中,3个能人不约而同想到契约,即社员的意愿可以通过契约表达,找到合作对象或者解决办法后,通过互签协议的方式,使合作互助关系条文化、严肃化,得到切实执行。
现在,茶园富余需要转让的,就签租赁经营协议,需要制茶技术协助的就签制茶技术协助协议,劳力不足需要雇工的,就签雇工协议,不懂卖茶不懂施肥用药的,同样通过协议方式找到互助一方,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而合作社对外联系茶企销售茶叶,则由合作社与茶企签署合同。
总之,合作社对内对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通过合同或协议加以明确,不同协议解决不同问题,社员利益和意愿得到充分保障和体现。合作社不是“行政领导”,而是这些协议和合同双方的协调者和见证人。
目前这种契约化运作方式,深受社员欢迎,合作社日常事务也变得十分精简高效。据称西坪、祥华、长坑部分茶农听到传闻,纷纷表示要加入举源合作社,称赞这种合作社才是“茶农真正的家”。
炒茶+卖茶茶城做出特色来
这些年来,安溪茶叶生产乡镇建设产地茶市场,是县里十分重视的工作。然而这些处在乡镇区的茶叶市场,运作上却不免存在利用率不高,服务功能单一,难以起到茶叶集散、聚集市场人气等应有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龙涓乡党委、政府针对龙涓茶叶城功能,进行了相应创新,设立全县茶叶市场独一无二的加工展示区,并命名为“龙涓乡制茶能手茶叶集中加工区”。
据了解,这个加工区集中了龙涓乡近年来,通过各级茶叶初制比赛,涌现出的105位优胜者。这些制茶技术能手,每人都免费获得茶叶城一个单元店面的使用权,他们在各自店内摆上各种制茶机械,当场炒制茶叶,成为龙涓茶叶城最具特色的一景。
能人高手集中制茶,过程看得见,茶质有保障,美誉迅速传开,吸引各地客商慕名前来观赏购茶。据说,今年秋茶上市之际,这个集中加工区每天炒茶50至80担,不仅每天脱销,而且带动人气聚集,茶城其他茶店也因此提高了销售额。龙涓茶叶城的市场名气由此打开,形成鲜明特色。
一着妙招,走活一盘棋;一个好创意,造福八方人。目前龙涓茶叶城仍在完善功能,打造特色,但是人们相信,只要能创新,这个安溪最大的边陲茶市场,就一定更具特色更加兴旺,其市场经营模式,也一定更加灵活更有实效。
魏中南:龙涓茶叶 后起之秀
思维敏捷,做事干练。安溪县龙涓乡魏中南乡长,为人低调,但说起龙涓乡茶业变化,却声情并茂、如数家珍。
亮点
即使在城市,也只有银行和大超市,需要押钞车上门服务。但是在龙涓乡后田村,却有一个偏僻的居民角落,时常让人看到押钞车的到来。
这个居民角落叫后田南岐,有19户人家近百人。10多年前,这里就因盛产好茶而闻名,近几年这里不仅因茶闻名,更因富扬名,成为龙涓乡茶业发展茶业富民的亮点代表。
魏中南告诉记者,仅今年秋茶一季,南岐角落茶农收入就超千万元,其中收入最多的一户有100多万元,其他18户收入户均超过50万元。难怪每当茶季繁忙季节,当地信用社都要开着押钞车,每天来此收储运载大量现金。
因茶致富的亮点还有许多,龙涓乡举源村刘金龙等3人,今年秋茶产值200多万元,全年下来人均收入都在100万元以上。魏中南说,龙涓茶叶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得以保持,这样的致富亮点相信将越来越多。
力点
回顾龙涓乡近年来茶业发展变化历程,魏中南谈了个人体会,认为在茶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抓茶业,一定要创新工作思路,找到推动工作的着力点,这样才能迎头赶上,开创茶业工作新局面。
龙涓乡2007年11月8日,就举行名为茶叶“绿色行动”的启动仪式,将生态保护列为各项茶业工作之首,同时通过大量培训、比赛,使茶叶生产标准化初步建立,培育起龙涓茶业发展的新优势。龙涓因此成为生态之乡、基地之乡、标准之乡,后发综合优势显著。
魏中南说,这些优势来自思路创新、工作创新,同时也是新的工作着力点。抓住龙涓发展机遇期,要进一步打好优势牌,在“力点”上下工夫,继续推动龙涓茶业发展,跻身安溪茶叶先进乡镇行列。
热点
魏中南表示,龙涓乡茶业发展潜力很大,乡党委、政府抓茶业工作,要善于深入群众,寻找发展热点,尊重群众意愿,带领群众投身发展。
他说,明年春节期间,乡里计划召开龙涓在外茶商座谈会,了解全国各地茶市信息和茶业动态,共商发展大计。
还要派出乡干部深入各村座谈,了解群众发展茶业的想法,从中找到共性的热点项目,再研究乡、村两级如何给予扶持服务。
“不创新,发展步子就迈不快”,魏中南说,从力点和热点上谋求创新,激发活力,龙涓的发展方向是明确和坚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