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供全过程的信息服务:通过拍卖平台及时准确传递茶叶市场信息,为茶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过程的信息服务。这样才有利于茶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让茶生产者了解茶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价格的关系,自觉提高茶产品的质量。让消费者买到“货真价实”的放心茶。同时真正的提高名优茶产品以及“品牌茶”的知名度。
(4)实现拍卖平台采取市场准入制度;目前批发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很难得到有力的执行是一个普遍问题,由于体制的问题,很难根治。而拍卖体制可以实现拍卖平台采取市场准入制度、商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拍卖市场建立产品的可追溯体系,一旦发现质量问题,拍卖市场能够及时召回产品和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解决了目前批发市场管理上的漏洞,为经销商台账制度、索证索票制度、消费者投诉制度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
(5)拍卖行业作为经济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拍卖行业特有的快捷、便利、低成本、高效率和公开、公平、公正的优势,无疑对促进我国茶农业增产、茶农增收、茶区繁荣,规范和整顿交易市场秩序,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6)茶产品拍卖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目前除中国外各大产茶国家都已建立茶叶拍卖市场从事茶叶交易活动。以往由于社会对拍卖行业的不重视,许多产销单位自行交易,如:大红袍茶叶炒作十几万一斤,普洱茶炒作价格虚高,使茶农和经销商蒙受了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我们不希望昂贵的拍卖价格,最终使茶叶变成“可望而不可即”工艺品。拍卖方式是国际通行的一种不可替代的交易方式。
(7)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一个茶产品拍卖平台:1997年我国颁布了《拍卖法》,规范了拍卖的行业标准。我国目前虽然也有些生产企业联合组织茶叶拍卖活动,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拍卖市场。我们的茶叶拍卖还不能成为一种真正成熟的交易方式。茶叶拍卖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一个茶产品拍卖平台势在必行。 全盘照搬国外的拍卖模式可操作性不强。建设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拍卖平台,对提高我国茶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十分必要。
最近几年新发展的茶园在2008年有很大部分已经投产,有的已经达到丰产期,产量增加给市场带来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这也给达标茶产品拍卖提供了大量的货源基础。
(1)国内茶叶资源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种类;即使同一种类的茶,采摘时令、产地、气候变化以及炒制工艺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特质,这就造成了很多茶叶产品的不可替代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现阶段,整合行业资源,可能比品牌打造更为重要。越来越多的业内认识到,建立茶产品拍卖平台、规范茶产品的质量是提高中国茶叶的整体形象,增强出口竞争力的最佳方法。
(3)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有一定能力的消费者对于茶叶的消费越来越看重品质,如何能够买到品质好、价格合理的茶叶不仅是拉动国内销售的重要措施,也是行业规范的需求。拍卖平台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拍卖启动的最佳契机。
(4)“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拍卖协会”多年以来的推助,现在产业发展的要求、消费需求、茶业企业的呼声等方面都已具备了启动拍卖平台的条件。拍卖平台的建立势在必行。
虽然我国茶叶拍卖时机已成熟,但如何操作还需要认真商榷。 全盘照搬国外的拍卖模式可操作性不强。
(1)建立茶产品拍卖平台一定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我国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许多省市地区都有自己的名优茶品种和大规模茶叶交易市场。建立拍卖平台要综合考虑,只有消费者、行业、地方政府、生产企业、茶农等各方利益能够得到权衡,拍卖平台才能够得到认可。
(2)茶叶中名优茶和大宗茶的二八现象已经十分突出,也就是百分之二十的名优茶占了当地茶叶百分之八十的产值。虽然我国茶区分布辽阔,但名优茶叶产地相对集中,质量、数量相对可控,这也给茶叶评级拍卖提供了操作的可行性。拍卖的最佳切入点应根据茶叶产地、品类、产量、市场关联度等相关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产茶集中的地区、名优的品种、生产规模化程度高的企业提供相对数量的评级达标茶产品进行拍卖。
(3)选择名优达标茶叶先行拍卖的优点是:
A.可操作性强。由于各地的名优茶叶是当地政府重视的产品,对其质量管理严格,产品规范且产量稳定,有些企业的产品由于畅销相对具有稀缺性,适宜拍卖。
B.影响力大。由于名优茶品的拍卖是对其品牌的认可,社会影响大,其拍卖价格能够反映出该品类茶叶的市场供需关系,是其品类茶叶的定价依据。
C.由于名优茶叶分布在各个产茶大省,其初期的拍卖形式采取流动拍卖方式。即季节性去货源地组织拍卖,不用搭建大规模的拍卖场所,免去了货物集中运往某地的运费成本,便于企业的积极参与。同时保证了地方政府的利益。
D.对规范市场、建立信息平台、产品包装规范都能起到强有力的模范促进作用。
通过名优茶叶的拍卖,以点带面,逐步实现茶叶拍卖的规模化。同时,让政府和企业在实践体验拍卖服务的同时,体会到拍卖的优越性,自愿积极的加入拍卖平台。
我们不能盲从照搬国外茶叶拍卖交易模式,也不能允许某些单位、企业利用拍卖活动来对其茶叶产品进行炒作宣传。希望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拍卖协会共同联手,创建一个符合目前国情、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茶叶拍卖平台。通过拍卖平台逐步规范茶产品销售,发挥拍卖交易的优势,尽快与国际拍卖市场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