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叶行业需要拍卖平台
发布时间 2010-01-04 浏览 25180 次
多年以来的推助,现在产业发展的要求、消费需求、茶业企业的呼声等方面都已具备了启动拍卖平台的条件。拍卖平台的建立势在必行。

虽然我国茶叶拍卖时机已成熟,但如何操作还需要认真商榷。 全盘照搬国外的拍卖模式可操作性不强。

(1)建立茶产品拍卖平台一定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我国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许多省市地区都有自己的名优茶品种和大规模茶叶交易市场。建立拍卖平台要综合考虑,只有消费者、行业、地方政府、生产企业、茶农等各方利益能够得到权衡,拍卖平台才能够得到认可。

(2)茶叶中名优茶和大宗茶的二八现象已经十分突出,也就是百分之二十的名优茶占了当地茶叶百分之八十的产值。虽然我国茶区分布辽阔,但名优茶叶产地相对集中,质量、数量相对可控,这也给茶叶评级拍卖提供了操作的可行性。拍卖的最佳切入点应根据茶叶产地、品类、产量、市场关联度等相关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产茶集中的地区、名优的品种、生产规模化程度高的企业提供相对数量的评级达标茶产品进行拍卖。

(3)选择名优达标茶叶先行拍卖的优点是:

A.可操作性强。由于各地的名优茶叶是当地政府重视的产品,对其质量管理严格,产品规范且产量稳定,有些企业的产品由于畅销相对具有稀缺性,适宜拍卖。

B.影响力大。由于名优茶品的拍卖是对其品牌的认可,社会影响大,其拍卖价格能够反映出该品类茶叶的市场供需关系,是其品类茶叶的定价依据。

C.由于名优茶叶分布在各个产茶大省,其初期的拍卖形式采取流动拍卖方式。即季节性去货源地组织拍卖,不用搭建大规模的拍卖场所,免去了货物集中运往某地的运费成本,便于企业的积极参与。同时保证了地方政府的利益。

D.对规范市场、建立信息平台、产品包装规范都能起到强有力的模范促进作用。

通过名优茶叶的拍卖,以点带面,逐步实现茶叶拍卖的规模化。同时,让政府和企业在实践体验拍卖服务的同时,体会到拍卖的优越性,自愿积极的加入拍卖平台。

我们不能盲从照搬国外茶叶拍卖交易模式,也不能允许某些单位、企业利用拍卖活动来对其茶叶产品进行炒作宣传。希望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拍卖协会共同联手,创建一个符合目前国情、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茶叶拍卖平台。通过拍卖平台逐步规范茶产品销售,发挥拍卖交易的优势,尽快与国际拍卖市场接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