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茶叶批发市场
发布时间 2010-01-12 浏览 24197 次
蒙带骗。一个不懂茶的消费者或者说不会侃价的消费者如果去批发市场买茶,很大的可能是带着购买价廉物美茶叶的期望而去,拎着价高质差的茶叶而归。批发市场应具备“价格决定”这项功能,中国目前集散地和销区的茶叶市场,根本无法提供。所以,即便是目前一些茶城硬件条件的确是在不断提升,但其留在消费者心中的“散、乱、差”的现象还是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在马连道买茶能放心?”,“马连道的茶叶质量好吗?”,“在马连道可以买到好茶吗?”——不是仅仅一个朋友这样问我的,但我知道他们关心的只是基本的信任。消费者知道,买家永远不如卖家精,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交易方式让很多消费者对茶叶批发市场望而却步。重建设轻管理,没能解决基本的信任问题,不具备“决定价格”这一至关重要的功能,使得中国茶叶批发市场先天不足!

没有出路的价格比拼

批发市场通常地理位置都比较偏——即便是处于城市相对中心区域的批发市场,目前基本不是已被拆迁就是行将搬迁。偏处一隅的茶叶批发市场,对于消费者买茶而言,非常的不便利。虽然目前仍有些消费者会选择在周末开个车跑到北京的马连道茶叶市场、广州芳村的茶叶市场或者是昆明的雄达茶叶市场的某个店面喝茶神侃,但这样的消费者在全部消费者中所占的比例又能有多少呢?

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愿意到批发市场买茶或者喝茶——部分消费者或者基于自己的身份,或者是基于对对批发市场的印象,不愿光顾批发市场。

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够在批发市场放心买茶。让消费者买茶买得提心吊胆,实际上是增加了消费者的心理成本。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非得要买茶——尤其是对于那些以茶作为礼品的消费者。如果购买起来实在是不方便的话,原本考虑以茶为礼的需求,很容易就可能被其它品类所取代。

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能够或者愿意从诺大一个城市的某个地方开着车跑到他们的“马连道”或者“芳村”买茶兼带喝茶花掉1-2个小时,而仅路上来回就花去3个小时甚至更多。消费者是可能在批发市场得到了相对便宜的产品价格因而觉得实惠,但如果考虑他为此所花费汽油呢?又进一步考虑他为此所花费的时间呢?时间不一定是金钱,但大块的空余时间对绝大部分人而言一定是一种奢侈。

我们不能仅仅考虑价格,更不能“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价”。仅仅在茶叶批发市场拼价格,是不会有出路的。我们除了关注产品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外,更应研究消费者心理和重视消费者需求。我们应当思考,我们怎样能让消费者以更少的成本得到更多的价值?我们怎样能提高为消费者提供的总体购买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心理价值)?我们又怎样能降低消费者的总体消费成本(包括金钱成本、时间成本、能源成本和心理成本)?

短评

到终端去 到消费者需要的地方去

品茗

从来没有哪家企业能仅仅依赖批发市场而成为真正的大企业!——迄今为止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从来没有哪个品牌能够以批发市场作为主要渠道而得以成为真正的强势品牌!——迄今为止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这是基本的商业事实,也昭显着基本的商业逻辑:强大的企业,强大的品牌,一定离不开能够服务于广大消费者的强大终端。

走出茶叶批发市场,到终端去!到消费者需要的地方中去!终端形式多种多样,但无一例外都是在接近消费者。正是因为奉行“无处不在”的终端建设原则,才成就了可口可乐的今天。我们不必也不能照搬谁的做法,但不妨思考强者的生存之道。

实际上,在目前批发市场做得比较好的商家,几乎毫无例外的是那些早早就将触角伸出批发市场并着手建立各种终端渠道的商家。目前发展得相对较好的生产型企业,几乎全都是在终端建设方面做得较好的企业。

不必再郁闷,也不必再彷徨。走出批发市场,天地豁然开朗!朝阳升起之际,不久将是灿烂之时。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