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普洱茶产业深加工能力不强,技术成为了最大的制约瓶颈。犹如酒类一般需要勾兑有异曲同工之妙,普洱茶的拼配过程便是“勾兑”的过程,即用不同产地、同一品质或同一产地、不同筛号或级别的茶青按照配方进行混合加工,这样能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从而不仅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而且能生产出更具风格特点的产品。
龙润、天士力之所以能够挺进普洱茶产业,也和其拥有独特的加工技术密不可分,龙润与天士力凭借多年的中医药生物技术的积累,移植技术,不断地开发出更丰富产品。对于龙润的产品,《普洱》杂志主编周重林曾如此评价,“说不出龙润哪一款产品非常有特色,但是龙润对市场的反应非常灵敏,什么样的产品畅销就做什么样的产品”,但这同样需要背后强大技术实力作支撑!
生产环节还仅是普洱茶产业化之中的焦点之一,渠道建设同样是这些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大益启动了销售终端的专营店授权、授牌计划,其中包含了终端申报、审批、授权、挂牌的严格操作程序,并将逐步覆盖全国所有具备正规专营大益茶资质的终端。目前,大益已经为全国300多家终端店进行了授权。“终端店面的建设有三层含义,一是品质保证,保证终端销售普洱茶的质量;二是价格保证,对价格体系进行了规范,并逐步推行全国统一价格销售体系;三是服务保证,大益的会员系统对接这些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邓增永强调,“大益还要对终端系统管理和服务进一步改造提升,解决消费者的实际问题”。
同样,龙润茶业重点在全国进行终端零售的突破,以两条战线推进:一是加盟连锁店已经开到140多家;二是努力进入华东、华南、华北、西南和西北核心大城市的零售大卖场,如家乐福和沃尔玛等。
普洱茶行业的这一系列的变化,得益于经过2007年狂跌风波的洗礼,今天的普洱茶市场多了一些理性,少了一些浮躁,逐步回到了正常的轨道。
据了解,目前云南普洱茶产值达100多亿元,如果继续加快产业化的步伐和增加产品附加值,5年-10年之后,普洱茶产业的销售额将突破千亿元大关!(尹训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