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罗九:对七万家茶场与一家立顿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 2010-01-15 浏览 25028 次
顿”可以借鉴,但不可以简单模仿。我这里说的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企业体制或企业制度,制度是利益相关主体博弈的产物。

记者:难道还有其他的生产模式吗?

詹罗九:模式可能很多,应根据具体要求和条件进行创新。我仅举一例——社区支持农业(CSA)。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瑞士,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生产有机食品并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达成供需协议,并直接由农场送上门。后来,这种模式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目前在欧洲、美洲、澳大利亚及亚洲都有了一定发展,仅北美就有上千个CSA农场,为超过10万户家庭提供服务。

CSA注重环保,提倡健康生产、生活方式:一切农活都是手工操作;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除草剂、催熟剂等影响庄稼正常生长的化学药物,等等。提倡大家吃有机绿色蔬菜。如今的美国已经有2000多家农场采用这种模式。

我想CSA作为一种模式,可以在生态环境优良的茶园进行试验,以缩短从茶园到茶杯的距离,有效地解决茶叶安全问题。

记者:政府监管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

詹罗九:对于茶叶经济,我主张政府无为而治,让富有理性的茶农、茶工、茶商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政府要通过监管为建立全国茶叶大市场,降低交易成本,从宏观上为企业“保驾护航”。如果中国茶业企业的素质能逐步提高,交易成本能降下来,为茶叶内销价格下降让出空间,如果13亿人口的大市场,潜在的消费能变为现实,中囯茶叶经济就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