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葡萄酒亟待建立统一分级标准
发布时间 2010-02-03 浏览 22996 次
及酵母的选择等)、陈酿设备(选用的橡木桶)等因素。

  此外,某些品牌在采用产区分级时,突出的是大产区概念,如贺兰山东麓产区,而有的则将产区分级具体化,细化到A区、B区这样的小产区。A区的比B区的产品相对价格也高。而酒庄酒在表明葡萄出处的同时,也作为葡萄酒分级的依据。在消费者看来,市场上酒庄酒等同于优质高档酒。然而,从知名的长城、张裕到地方性的小品牌,几乎都有酒庄酒。

  品名之争 “解百纳”成香饽饽

  “解百纳”是葡萄酒行业最被熟知和认同的,目前冠以“解百纳”葡萄酒的有张裕、长城、威龙、王朝等诸多品牌,但价格并不相同。不仅价格不同,同样是解百纳,有采用蛇龙珠生产的,有赤霞珠生产的,也有品丽珠生产的。记者了解到,国内葡萄酒行业里目前的认识是,解百纳是赤霞珠、蛇龙珠、品丽珠“三珠合一”的品类名称,但具体成分,比例各占多少,则是企业的“秘密”。

  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黄卫东表示,目前市场上所谓的解百纳葡萄酒,其实大多品种、产区不清晰,如果按照其他国家的分级标准,这类葡萄酒只是一个日常餐酒的水平。

  据一项网上的问卷调查显示,有近75%的消费者只能依据价格的高低来判断葡萄酒的好坏。但专家认为,这样的判断并不科学。

  专家评测 现行标准分不出高低

  企业的分级能区分出葡萄酒品质的高低吗?专家表示,由于没有相关葡萄酒品质分级标准,目前在市场上常见的等级划分,大多是企业自行建立的,不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3位国内评酒专家选择同一品牌分别标注为大师级、特选级和优选级3款葡萄酒(按照企业制定的分级体系,大师级是最高等级,特选级为中间等级,优选级为最低等级),按照国际通行的葡萄酒品质品评方法,由专业评酒师对3款葡萄酒进行品评打分,之后将3款酒装入了同样的酒套送到实验室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测试得出了和评酒师品评结果基本相同的结论,标注为不同等级的3款酒没有明显区别。

  国家葡萄酒质检中心总工程师张燕告诉记者,2008年实行的 GB 15037-2006《葡萄酒》中只有相关感官理化指标分级,即劣质品、不合格、合格、优良、优质5个级别,没有进一步的等级划分。

  专家表示,产区、年份、酒庄、树龄等条件,跟葡萄酒的质量都有着很直接的关系。然而,都不是构成优质葡萄酒的唯一条件。

  未来标准 更全面、更细致的区分

  为了让国内葡萄酒能够走上正轨,国家葡萄酒质检中心正联合国内葡萄酒龙头企业,酝酿起草既和国际接轨又契合我国行业情况的分级标准。据了解,葡萄酒的酒标是葡萄酒的身份,消费者可以通过标注的信息了解葡萄酒的品质。除了级别,酒标上还会清楚地标明原料葡萄的产地、品种等信息,而这些信息都能够真实反映葡萄酒的品质。而目前国内即将启动的分级标准工作,就是要制定一个关于葡萄酒的统一、有效、易懂的分级标准,推动我国葡萄酒质量的提高。

  张燕透露,目前着手制定葡萄酒的分级标准,主要从红酒原料产区、品种、产量控制等指标,对不同级别档次的红酒做出划分,让消费者通过查看酒标就可以判断葡萄酒的品质。不过张燕也表示,由于目前暂时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基础,各个企业对制定统一的葡萄酒分级标准热情不高,标准制定比较缓慢。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