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溪在北京、上海、广东、香港等地举办的茶王赛,虎邱镇生产的黄金桂常常包揽了黄金桂特等奖和一、二等奖。全国的客商也纷纷来此订购茶叶,茶叶供不应求,茶农欢欣鼓舞。
重点关注:美庄茶业合作社让茶农携起手来共同致富
冬日,记者走进安溪县虎邱镇美庄村委会,只见该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正聚在一起,交流冬季茶园管理、土壤改良方法和制茶心得,探讨新一年的茶叶营销策略。
美庄村委会主任、美庄茶叶合作社监事林桂河告诉记者:“成立一年多来,合作社的茶叶供不应求。这一季的冬茶,黄金桂的价格由每斤10多元上扬到了每斤20多元。”由于入社后,茶农纷纷获得了增收,因此,合作社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全村村民大部分都已入社。
目前,美庄茶叶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县“十佳”茶叶专业合作社。据美庄茶叶合作社理事长林忠源介绍,合作社的茶叶以前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地,近几年,开始兼营内销。合作社于去年4月通过QS质量安全认证;5月注册“百丈际”商标,已由国家工商总局受理。合作社现有40多家营销连锁店遍布全国各地。
在安溪县政府的引导下,各乡镇纷纷创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但是,由于各乡镇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因地制宜、积极创新成为考验各乡镇合作社建设成果的关键。美庄村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取得突出成就?
联保入社严守品质
据美庄村委会主任、美庄茶叶合作社监事林桂河介绍,美庄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3月,合作社不是由茶农分散加入合作社,而是由5~10户茶农自愿组成一个联保小组,由每一个联保小组统一向合作社申请入社。
合作社与联保小组签订合同,所有成员必须使用合作社统一采购的农药,不得私自购买、使用禁用农药;成员生产的茶叶必须无条件随时接受抽检,如果茶样抽检不合格,农残超标,茶叶就必须销毁不得出售,联保小组内其他成员此时也要承担责任,每一户的茶叶都必须送检,直到全部检验合格为止。在严格监督管理下,茶商纷纷表示,到美庄村采购茶叶,卫生及品质完全放心。
自发抱团成利益共同体
谈到合作社的成功经验,林桂河表示,合作社是村民自发组织、自愿入社的,因此合作社内各项工作开展起来很省力,都能及时落实到位。“进入合作社后,村民们发挥各自的长项,例如,有的茶农精于初制加工,有的善于营销……经过组合之后,合作社内的成员进行了明细分工,大家发挥好自己的长项就好。”林桂河介绍。
合作社不仅带领广大社员进行茶叶标准化生产,把分散经营的茶农和市场之间有机整合起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激发广大茶农生产优质茶叶的积极性。同时,还成为茶农们互相交流经验、技术的一个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
据林桂河介绍,在保证卫生质量的前提下,合作社通过举办斗茶、初制比赛,邀请农茶局专家到现场指导等活动来提高社员的茶叶初制水平。同时,还积极组织专家来村里培训科学用药等知识。这样的交流及培训活动,使村里原先存在的茶叶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和农药经营者、茶农素质不高的状况得到了全面改善。
访谈:把握十项重点,全面提升茶业水平
安溪县虎邱镇镇长陈仲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虎邱镇根据县委、县政府茶产业提升年工作要求,以“打基础、抓建设、促提升”为主线,牢牢把握“生态、品质、品牌、延伸、文化”五个工作重点,发动全镇干部群众,深入开展茶产业提升年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下一阶段,虎邱镇将围绕“品质、增收、提效”三个重心,努力抓好10项重点工作:
1.继续优化推广华虹“联作制”经营模式,抓好安溪县乌龙茶质量安全示范园区建设,探讨解决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在全镇探索建立茶园管理制度,逐项记录茶园农事。通过建立一整套茶叶种植管理制度,让茶农完整记录茶园农事活动。
2.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管理模式,支持华虹茶业建设茶叶庄园试点;支持多家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试点;以及华虹铁观音创新基地、湖西林永胜等初制加工点的茶叶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
3.创新培训方式,继续抓好茶业万人培训工程,力争做到村村培训,将培训延伸到角落、小组,提高涉茶人员素质。
4.结合低产茶园改造,深入实施生态茶园建设,抓好“百座茶山植树造林”工作,实施“退茶还林”工程,优化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
5.加快茶叶专业合作社组建,鼓励支持林东、双格等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并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管理和运作。
6.积极组织参加各类茶事活动,进一步打响虎邱茶叶品牌。
7.抓好茶叶初制加工点的规范建设,建设虎邱镇优质茶叶初制加工点20家,提高我镇茶叶初制技术的影响力。
8.支持规模茶业企业开展QS、GAP、绿色食品、有机茶等质量体系认证,鼓励规模茶业企业积极参与争创知名、著名、驰名和名牌农产品称号。
9.加强冬季茶园管理,认真做好冬季石硫合剂封园工作。
10.促进茶叶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展示当地独特的茶文化、旅游文化。除了以茶歌、茶舞来宣传茶文化之外,还将进一步挖掘虎邱茶叶的历史文化。例如,计划收集早期外出经商的茶商所留下的文化遗迹,把黄金桂发源地与旅游文化结合推广,让旅游观光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亲身感受传统手工制茶的全过程。
发展合作社需因地制宜积极创新
回顾过去一年虎邱镇在茶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分管茶业的副镇长王焘宗认为,在茶业发展问题上,县政府给予了方向指导,等于是给了一根针,作为乡镇,需要将乡镇力量拧成一股绳,穿针引线,这样茶业发展才能快。
2009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茶产业提升年”的工作部署,完成生态茶园建设3000亩(其中示范片1250亩);茶业万人培训1400多人次;新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7家;5月份成功举办了茶文化旅游摄影艺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茶叶农残控制、华虹茶业品牌打造等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各类茶事活动屡获佳绩,有湖西林永胜荣获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制茶师大赛冠军,罗岩村林沿海荣获首届乌龙茶审评拼配和烘焙技术大赛烘焙项目冠军,美庄茶叶专业合作社参评省规范合作社,华虹茶业联作制生产管理模式受省、市、县好评并在全省学习推广,虎邱茶业、规模茶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趋提升。
而虎邱镇茶业能取得这么快发展,与当地政府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思路分不开。副镇长王焘宗以培训为例,给记者解释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他表示,县里领导提出了技术培训常态化的指导思路,他们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则根据各村落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例如,村里的培训不是让专家来讲理论,而是根据合作社的实际特点,邀请茶业能手进村入户,现场演示,或针对合作社成员在茶叶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可以说,是把理论实实在在地融入实践之中。
又如,在产业链方面,考虑到虎邱镇茶产业链齐全,在全国拥有庞大的营销大军,但是名牌较少,所以,合作社就积极地创品牌。例如美庄茶叶专业合作社5月注册“百丈际”商标,已在受理中。他说,只有创立自己的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才能获得长远发展。而这样的创新,无疑为茶农的增收、致富拓宽了道路。